【万历四十七年(1619)2月29日,西路总兵杜松,见后金军在抚顺地区的军事据点,一触即溃,杜松为抢头功,冒雪急行。】
【更在这一日之内,有过急行追击,推进百余里的情况,使火炮器械部队与骑兵部队出现了脱离。】
【当杜松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杀到渡河边上,并夺下数个后金军的军事据点后。】
【浑河西岸的后金军,皆是闻风而逃。】
【3月1日清晨,杜松不听总兵赵梦麟等众将劝谏,强命渡河进行追击。】
【然而,在杜松率领渡河过程中,努尔哈赤下令,毁坝渡河上河的水坝,河水陡涨,明军被水淹死者甚多,锐气大挫,大军更是被一分为二。】
【火炮与器械部队,被隔在渡河对岸,不得不停下搭建浮桥渡过。】
【虽然,西路大军被一分为二,并且在渡河的过程中,损失了不少兵马,但探马带回来的情报,让杜松还是决定继续追击。】
【当杜松率领骑兵抵达萨尔浒时,萨尔浒据点的后金军,早已渡过苏子河,逃向了界藩城。】
【在后金军逃离萨尔浒时,还留下了大量,尚未完工的建筑工事与建造工具,一眼望去,全是仓促奔逃时留下的狼籍模样。】
......
【然而,这一切都是努尔哈赤精心策划出来的假象。】
【在努尔哈赤得知大明辽东经略张镐的“四路分兵合击”的计划时,就让原先计划修造的萨尔浒城,减缓了工程进度,而是将主要精力都投到了修造界藩城上。】
【同时,努尔哈赤也在萨尔浒大作文章,不仅减缓工程进度,还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这个陷阱就是时刻,等待着明军的到来。】
(在《清太祖实录》明确记载: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命大贝勒代善等人在萨尔浒山筑城,作为对抗明军的前哨基地。)
(在《明神宗实录》记载,杜松部在萨尔浒遭遇后金伏兵时,发现其“凿壕三道,列大炮于壕外”,表明后金在此已构筑防御工事。)
(由于没有查到,杜松攻打萨尔浒据点的史料记载,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做了埋伏,萨尔浒据点诱饵就是个。)
【最终,杜松是兵不血刃的就占领萨尔浒,但是一路上,杜松也仅仅斩获了零星的后金士兵,这让杜松相当的不满。】
【战役发动之前,在辽东民间,早就已经把后金的八旗兵,流传成战无不胜的强悍之兵,这在无形之中,早已激起了杜松的争强之心。】
【这一路下来,行军已有数百里,一场大仗未遇,一名后金将军贝勒未斩,所有遇到的后金兵,比耗子跑的还快。】
【这让,杜松感觉到相当的窝火与憋屈。】
【同时派出探马回报,寻找后金军的溃兵,已渡过苏子河,往界藩逃去。】
【于是,急于立功心切的杜松,并没有对萨尔浒以及周边地区,进行详细的排查,亦不听副将等众将劝谏,再次下令渡过苏子河,前东北追击。】
【但因辎重营与火器营,还在搭建浮板,在渡过浑河之中,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成。】
【急于立功与乘胜追击的杜松,便留下参将龚念遂等人驻守萨尔浒,等待后续火炮等重型火器部队,并命龚念遂等人在萨尔浒修建大营。】
......
【杜松率领的主力,在渡过苏子河后,此时的西路大军,已经被分成三段。】
【一段在渡浑河,一段在驻守萨尔浒,并似乎后金兵留下的工具与工事,在修筑大营。】
【另一段,则是渡过苏子河,到达苏子河北岸的杜松部。】
......
【渡河后,杜松军连破两个后金小兵寨,但只俘获十四名后金兵。此时杜松得知后金约一万多人在铁背山上的界藩城修筑防御。】
【铁背山上有一万多人,这让杜松军不敢大意,于是再派探马前去侦察。】
【很快,探马回报,所有的金军溃兵,均已逃至界藩城,并且在抢修工事,并且界藩城有很多工事未完工,守军力量薄弱。】
【此时的界藩城,已经修筑好了内城部队与东卫城,处在吉林崖上的西卫城,尚未完工。】
【并且在探马回报中,此时的吉林崖,仅有4百带甲后金军在驻守,其它人员,皆是修城的民夫。】
【仅有4百带甲后金军在驻守,这是机会难得,若是自己能趁势拿下界藩城,就是立下头功了。】
【于是,杜松下令急行军,向界藩城的吉林崖杀去。】
【一万精钢大军,抵近吉林崖下时,杜松抬头看到后金军,修筑的西卫城,果然是尚未完工。】
【只是依托陡峭山势筑起半人高的临时矮墙,那4百带甲后金兵隐在墙后。】
【那些修城民夫,看到明军杀到,更是惊恐万分,瑟瑟发抖,在寻找寻找工事与障碍物进行躲藏。】
【这过程之中,还有修城民夫与带甲后金兵发生了冲突与争执,一看望上去,已然是乱成了一团。】
【杜松大喜,自己追击了一路,终于是见到肉了。】
【于是,杜松立即下令发动攻击,夺下吉林崖。】
【然而,吉林崖的险峻远超预期,山路壁坡度近60度,云梯刚架起便被墙后后金兵推落。】
【那些原本惊恐不已的修城民夫,也在这个时候,协助4百带甲后金兵进行防守。】
【在修城民夫加入协战防守后,吉林崖之上,很快就有大量的滚木礌石,如暴雨般砸下,使明军步兵未及靠近矮墙已死伤惨重。】
【杜松焦躁不已,命骑兵尝试从侧翼陡坡攀爬上去。】
【由于天冷地滑,并且后金兵,早在山崖陡坡上沷过水,白雪之下,早已是结成成片成片的冰块隐藏在下了,一时间顺着山路冲上来的骑兵,纷纷滑倒,跌落回去。】
【不少明军与战马,跌落悬崖,惨叫不断。】
【吉林崖上的后金兵与修城民夫见状,更是哈哈大笑,刺激着杜松与明军。】
【杜松大恨,这时若是有火炮营在,可以直接让火炮,将吉林崖上的工事与后金雨后与修城民夫,全部轰死。】
【届时。在火炮轰击之后,那些让骑兵上不去的陡坡,也自然就能杀上去了。】
【但是,努尔哈赤与后金军,并不打算给杜松,调集明军火炮营,前来炮轰吉林崖的机会。】
【因为,此时的萨尔浒的方向上,已经燃起了滚滚浓烟与炮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