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翰深知,辽东的腐败问题,一旦彻查,必然会牵扯出,更多不能被世人所知晓的事情来。】
【而这便是他李维翰,目前能保命的最大的依仗。】
【这些事情当中有,比如继高淮之后,担任辽东矿税的太监(张晔),每一年仍然能从辽东地区上,征收两万六千两白银,交付给当今的天子。】
【又比如,那些所卫所,军堡兵册上的逃兵虚名,也必然会牵扯到,大明京城兵部与户部的问题上。】
【此外,还有驿店的贪腐与辽东地区的各种走私等问题,这些问题若是全都要彻查的话,最终都会查到哪些人的头上?】
【就算是李维翰,这个辽东巡抚也不能全知。】
【因此,李维翰的喊冤,只不过是对所有参与辽东腐败的人,所释放出来的一种信号。】
【但是,明神宗朱翊均的旨意,已经下达,大明的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又不得不查。】
【像这种牵扯众多,拔出萝卜带出坑的案件,就算不深查,也能知道,这此路,会有诸多高官贵族牵涉在其中。】
【因此,三法司也都在相互推诿,相互制约着,案件无法快速的推进下去。】
【同时,各方势力也在暗中运作,让调查案件的,主审官员与调查官员,都承受巨大压力。】
【这李维翰一案,本是犯的军事上的大罪,结果却变成了,调查到辽东官场与军队的全面的案件,这让许多人员无比头大。】
【一方面是皇帝要求彻查辽东,并严惩与重肃官场风气的严令。】
【另一方面,又随着各方势力暗中运作与有意识的引导下,追查的线索的幕后主使,都是在指向一个地方,这样的案子,如何查?】
【此时,朝廷中的众多官员,也在通过各种关系施压,以求大事化小。】
【因为,他们知道,此时他们保的不是李维翰,保的是他们自己与利益。】
【在李维翰一案,以及辽东局势的加剧等,多种情况结合之下。】
【此时的大明朝廷中的党争,并没有因为努尔哈赤背叛与造反,而变得戮力同心与同仇敌忾,反而变得更加的激烈起来。】
【最终,原本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定为秋后问斩的李维翰,并没有处以死斩,也没有进行定罪。】
【之后,明军在‘萨尔浒’战败之后,杨镐承担了,整个辽东局势失利的主要责任。】
【而李维翰的最终罪名,则是“失陷抚顺城池之罪”,从死罪,被判成流放戍边之罪。】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可以,真的是可以,这天道后的大明王朝。真是太可以了。”
“这样的文官都没有死刑。”
“到了大明武官时,说杀就杀了。”
“这大明后世的这群腐儒,真是把老子给恶心透了。”
在天道盘点大明之前,不是大唐,还是南宋,他们王朝没落的原因,往往都是帝大于臣的。
现在于了大明之后,让明太祖朱元璋看到了,使王朝走向没落的原因,什么是臣大于帝。
虽然,天道没有非常详细盘点李维翰,从一开始的死罪,最终变成流放之罪的过程。
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因为天道已经指了,他李维翰知道或是牵扯到腐败之事多了。
而这些腐败之事,便成为了他李维翰的保命之符。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天道大明后世时代之下,大明皇帝的皇权,根本就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大。
因为,连他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贪污便是死罪的大明律法,都如同虚设一样。
在明太祖朱元璋眼里看来,贪污必须是死罪。
然而,天道目前所盘点同来的高官,以及内阁首辅等,除了海瑞之外,又有几人不是贪污受贿的?
随时,明太祖朱元璋自嘲道:“大明王朝,果然是因为贪污腐败而亡的。”
......
【清河堡被攻破,被屠城之后,此时已经了担任辽东经略,并且已经到达辽阳的杨镐,也同样有着战略失误之罪。】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明神宗朱翊均下令,让辽东经略杨镐“戴罪图功,若再失城,立斩不贷”。】
【同时,明神宗朱翊均并命户部,兵部,即刻筹措辽东军饷,不得延误。】
【显然,明神宗朱翊均对于努尔哈赤的背叛与造反,是极为愤怒的,就连李维翰一案,都没能让其转移注意力与视线。】
【由于李维翰的喊冤,以及辽东地区克扣军饷的事情败露,有不少官员遭遇了问罪与处罚。】
【但并没有动摇到大明文官集团的整个利益与权力。】
【同时,大明的文官集团们,通过对明神宗朱翊均的多年了解,以及明神宗朱翊均喜好战争功绩的性格。】
【他们嗅到了,白银与钱财的味道。】
......
【农业王朝与游牧政权的区别,除了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不同之外,那就是他们爆发战争时,所需要承担的军事成本,是完全不同的。】
【华夏中原王朝,以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王朝,当战争来临之时。】
【粮草与军饷,便是农业王朝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而游牧政权,发动的战争,往往都是通过战争掠夺,来获得粮食与军饷,占领土地或地区,往往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因此,明神宗朱翊均想要出兵剿灭或活捉努尔哈赤,就必须要解决,发动大规模征战的钱粮问题。】
【然而,此时大明王朝的财政,早已是年年赤字亏空的状态中了,在经过大明兵部对东征努尔哈赤的初步预算。】
【此时的大明财政,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
【除此之外,大明军队,想要东征讨伐建州叛贼,那么大明在辽东地区,多年欠发的军饷,也要在这个时候补齐。】
【否则辽东的将士,未必会卖命出力,搞不好还会有战前倒戈,背叛的可能...】
【也因为,由李维翰而引发的辽东腐败一案,根本就无法继续追查下去。】
【而那些,早早就已经被各种贪官污吏,瓜分与蚕食掉军饷,自然也就无法追回了。】
【为了填补这个窟窿,以及调集这地军队到达辽东集结,所产生的军费。】
【大明户部,递交上来的奏疏,初步预计需要三百万两白银,并在奏疏附上:“户部库银匮乏”没有这么大一笔钱。】
......
【当明神宗朱翊均,接到兵部与户部,呈上的战前奏疏时,明神宗朱翊均做了一个,让所有大明官员,都没有预料到举动与决定。】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四十六年(1618),户部奏请辽东兵饷时。】
【明神宗朱翊均,立即就从内帑(内帑即皇帝私库,也就是皇帝的内库)中调拨了一百万两白银,用于紧急军费。】
【这是明神宗朱翊均,在大明诸多叛乱造反出现时,从自己内库之中,拿出来最大一笔银子。】
【由此可见,对于努尔哈赤的背叛与造反,让明神宗朱翊均爆发了何等的愤怒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