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重塑她的灵气根基?”
苏海燕喃喃道。
她能感觉到,火女体内的灵气不再像以前那样狂躁易逝。
而是变得绵长沉稳,像是蕴藏着惊人的力量。
一个小时后,那些金色光点终于完全融入火女体内。
石碑上的红光渐渐褪去,重新变回青灰色的岩石,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唯一的变化,是火女站起身时,周身萦绕的火焰气息变得无比精纯,连呼吸间都带着淡淡的暖意,让周围的空气都升高了几分。
“感觉怎么样?”
苏海燕快步上前,见火女睁开眼,那双原本就明亮的眸子此刻像淬了火的宝石,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火女握紧拳头,指尖腾起一小簇金色火焰。
那火焰不像往常那样需要刻意维持,仿佛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随心意流转。
她轻轻一挥,火焰化作一道柔和的光带,缠绕上旁边一棵枯树,枯树竟在光芒中抽出新枝,绽放出细小的花苞。
“我能感觉到……很多以前不懂的东西。”
火女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我父亲留下的不是力量,是他对控火的理解,是他想让我明白,火焰不只是毁灭,也能孕育生机。”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心还残留着石碑的温度。
“他知道我性子急,总想着用蛮力,所以才用这种方式告诉我,真正的强大不是破坏力,是对力量的掌控。”
苏海燕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明白过来。
火神祝融留下的不是简单的力量传承,而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期许。
他没有直接为女儿扫清障碍,而是教会她如何变得更强,如何在没有他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力量站稳脚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赵琰等人的呼喊声。
显然,刚才石碑发光的动静惊动了营地的同伴。
火女连忙收敛气息,金色火焰悄然熄灭,但眼底的光芒却怎么也藏不住。
“走吧,该回去了。”
苏海燕笑着拍拍她的肩膀:“回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小火女,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猛冲的丫头了。”
火女用力点头,转身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石碑。
月光下,青灰色的碑群静静伫立在荒漠中,像一群沉默的守护者。
她知道,父亲从未离开,他的爱与智慧,早已化作最温暖的火焰,永远燃烧在她的血脉里。
当两人回到营地时,赵琰正举着骨刀警戒,轩辕坤的双刃剑已经出鞘,钟黎和裴秀也握着武器,显然做好了战斗准备。
看到她们安然归来,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你们去哪了?”
“刚才那片红光……”
赵琰的话没说完,就被火女身上的气息惊得愣住:“你的灵气……”
火女笑了笑,伸出手。
这一次,她没有召唤出熊熊烈火,只是指尖腾起一小簇柔和的金色火焰,像烛火般安静燃烧。
可赵琰等人都能感觉到,那簇看似微弱的火焰中,蕴含着比以往狂暴火焰更恐怖的能量,却又收放自如,没有丝毫外泄的戾气。
“我……好像变强了。”
火女的声音里带着满满的喜悦,却没有丝毫骄傲。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父亲为她铺好了路,接下来的挑战,需要她自己一步步去面对。
赵琰看着她眼中沉稳的光芒,忽然笑了。
他收起骨刀,拍了拍轩辕坤的肩膀:“看来我们都得加把劲了,不然迟早要被这丫头超过。”
夜色渐深,营地的篝火重新燃起。
火女坐在火堆旁,指尖偶尔掠过火焰,那些跳跃的火苗便会温顺地化作各种形状。
时而像飞鸟,时而像游鱼。
苏海燕靠在她身边,看着这奇妙的景象,忽然觉得,无论前方有多少危险,只要他们像现在这样彼此守护,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
而远处的石碑群,在月光下静静伫立,仿佛在无声地祝福着这群年轻的守护者,祝福着那个终于接过父亲传承的女孩。
荒漠的风依旧呼啸,但火女的心境已然不同,她周身萦绕的火焰气息虽已收敛,却仿佛带着一种能驱散阴霾的力量。
队伍在荒漠中跋涉了三日,远处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抹轮廓。
起初,那轮廓模糊不清,像是被热气扭曲的蜃景。
但随着距离的拉近,画面逐渐清晰起来。
“看!是个村子!”
远远望去,错落的房屋被篱笆和竹林环绕。
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蹦跳着,倒像是幅水墨画卷。
进村的小路坑坑洼洼,两侧是半人高的玉米地。
玉米叶子沙沙作响,偶尔露出藏在秸秆间的玉米棒,裹着嫩绿的外皮。
村口的老井旁,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在打水,木桶撞击井壁的声音清脆悦耳。
“老人家,能讨口水喝吗?”
火女上前询问。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露出几颗残缺的牙齿:“喝,尽管喝!”
说着,从井边的陶罐里舀出一瓢凉水,水面还浮着几片薄荷叶,清凉的气息瞬间驱散了燥热。
村子里安静得出奇,只有几声狗吠和偶尔传来的鸡鸣。
房屋大多是土坯墙,屋顶盖着茅草,有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褐色的泥土。
墙上随意贴着褪色的年画,斑驳的色彩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火女路过一户人家,透过虚掩的木门,看见一位妇人正在灶台前忙碌,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铁锅上方腾起阵阵白雾,空气中弥漫着红薯的香甜气息。
村西头有座小小的祠堂,飞檐上挂着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祠堂门口的石板上,几个孩童正趴在那里写作业,石板上用木炭画着歪歪扭扭的数字和汉字。
火女蹲下身子,孩子们立刻围了过来,好奇地盯着她腰间的火纹吊坠。
“姐姐,这是啥呀?”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
火女笑着给他们展示指尖跃出的金色火苗,孩子们先是吓得后退,随后又兴奋地围拢过来,银铃般的笑声在祠堂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