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不断的揣摩着杨少峰的深层用意。
对于李善长而言,因为修路这两个字不仅仅只是涉及到道路交通。
更深层次而言,道路跟一个国家的安危是息息相关的。
当一个国家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时,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能够起到加快财货流通的作用,其正面意义简直无法估量。
但是当一个国家处于向下衰落的阶段,尤其是被攻国进攻时,良好的道路条件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敌人的助臂。
还有道路两旁的大量树木,在安定时期有被偷砍偷伐的风险,在战争时期更是有变成攻城器械的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会铺桥修路却又只修整主要道路的原因。
县与县之间、村社与县城之间的道路?
狗都不修!
他杨癫疯虽然没有真正的领过兵,打过仗,但是如此简单的道理,他也不可能不懂。
所以,他杨癫疯明知道这么修路会有坏处,却还是疯狂的推动修路,甚至要把乡下的小路都修得这么宽?
就在李善长琢磨着杨少峰为什么要预留好几丈的道路时,被李善长喊来登州府的一众官老爷们已经凑到了一块儿,开始了组团骂人活动。
户部左侍郎钱存率先开团:“你们就瞧瞧这脚底下的路,还有路边两的树林,他究竟是怎么好意思说登州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
工部右侍郎乔勿用瞥了一眼不远处的“服务区”,直接黑着脸说道:“你们都偷着乐去吧!”
“你们户部,再怎么说也能多收些赋税。”
“你们兵部更是捡现成的驿站。”
“还有你们礼部,听说登州府的学校数量比宁阳县还多,是吧?”
礼部左侍郎孟繁钰直接捋着胡须说道:“登州是府,宁阳是县,登州有十个县,宁阳只有一个县,登州学校自然十倍于宁阳。”
嗯?
本官话里的重点是这个么?
你们几个混蛋难道现在还没发现么,你们这些部、院、寺、监,来的全都是左侍郎、左少卿,唯独我们工部来的是本官这个右侍郎?
他娘的,工部左侍郎王绍虞,到现在还蹲在登州府给他杨癫疯扛长工!
乔勿用越想越气,正打算开口嘲讽几句,礼部左侍郎孟繁钰又莫名的叹息一声,说道:“乔侍郎是不是觉得你们工部亏了?”
还没等乔勿用答话,吏部左侍郎曾文宇就先捋着胡须说道:“能不亏么?好好一个工部,先是被活生生拆分出去一个工业部,一个交通部,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拆他们剩下的那几个清吏司?”
嗯?
你姓曾的要是不会说话可以不说,本官没把你当哑巴!
乔勿用脸色更加阴沉,孟繁钰却再次叹息一声道:“对,你们工部是被拆了,可是我们礼部的日子又能好过到哪儿去?”
按照朱皇帝的规定,礼部负责的其实是仪制、祠祭、主客、精膳等方面的内容,科举考试、教材编制、书籍修撰、学校建设等内容原本并不归礼部直接管辖。
比如说科举考试,礼部顶多也就是制定一个流程,其余的像指定考试题目等事情是由皇帝和各殿大学士、内阁、礼部、国子监等不同衙门共同商定,实际考试过程以及监考则是由国子监和各布政使司下面的教谕们共同参与。
再比如说教材编制,这种事情同样也不是礼部负责,而是国子监负责,礼部顶多就是派人过去帮忙核对、校订,确保里面没有犯禁的内容,而且还有翰林院帮着分担一部分责任。
可是现在的礼部呢?
先是被拆分出一个文教部,接着又被拆出去一个出版社,关键是礼部还得派出人手去帮着文教部搞定教材的选定,派人帮着出版社去搞定教材的修撰,做得好了大概率不会有奖赏,做得差了就肯定会被收拾。
孟繁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了礼部的惨状,户部左侍郎钱存顿时也忍不住了。
“就你们工部倒霉?”
“就你们礼部倒霉?”
“你们谁知道我们户部有多惨?”
“洪武元年,他杨……驸马爷弄出了户口簿子,户部随后便被要求统计民籍田册。”
“整个大明十几个布政使司,上百个府,一千多个州县,七千多万百姓,你们知道户部有多惨吗?”
“你们不知道!”
“你们只知道找户部要钱!”
嗯?
你姓钱的在放什么狗屁?
吏部左侍郎曾文宇直接黑着脸说道:“你老钱说话是不是得讲点儿良心?自从登州榷场开起来之后,钱粮也能算个事儿?你们谁知道吏部为了解决地方官吏不够用的问题,究竟花费了多少心血?”
“包括你们这些部、院、监、寺,你们哪个没喊着缺少人手?”
“又有谁是没去过吏部堵门的?”
“……”
钱用直接反唇相讥:“瞧曾侍郎这话说得多好听,还谁没喊过缺少人手?还谁没去堵过你们吏部的门?那本官倒是要问问你曾侍郎,你们有谁是没堵过户部的大门的?”
一群左侍郎、右侍郎外加这个少卿、那个院正、监正们吵作一团,话题很快就从怒批某位驸马爷,转向了互相指责上面。
悄然凑过来听了会儿墙角,李善长忍不住叹息一声。
瞧瞧,瞧瞧,这就是咱们大明的官老爷们。
你指责我,我指责你,怎么就没有人替老夫这个内阁首辅大臣想一想?
老夫都他娘的花甲之年了啊混蛋!
李善长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冷哼一声道:“都够了!”
“老夫带你们来登州府,是让你们看看登州府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登州府就能比其他府更富裕。”
“现在可倒好,登州府为什么富裕还没弄明白呢,你们就先自己吵上了!”
“……”
一群侍郎、少卿们被李善长训得抬不起头来。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李善长才又一次冷哼一声,说道:“都把身上的官服给老夫脱了!待会儿去寻一个靠山脚的村子,咱们去村子里面走一走,看一看,顺便问问百姓的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