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指挥官,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疤痕的老兵,亲自带领着基地内几乎所有能行动的人员,站在基地入口处。他们穿着破烂但清洗过的制服,手中没有武器,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驶来的运输车。
车停稳,李琟和星种走下车的瞬间,指挥官猛地挺直了原本有些佝偻的脊背,用尽全身力气,敬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他身后,所有士兵、技术人员、后勤人员,无论男女老少,都同时举起了手,致以无声却最崇高的敬意。
没有欢呼,没有喧哗,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沉重的希望在这些幸存者的眼中燃烧。他们看着李琟,看着星种,仿佛在确认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突然变成了现实。
指挥官放下手,大步走到李琟面前,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李琟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然后,他的目光落在星种身上,带着一丝敬畏和探究。
“星种单元……”指挥官的声音有些沙哑,“你们的报告……是真的吗?‘蔓延’的核心……被净化了?”
“确认。”星种的合成音平稳地响起,“‘寂静之墓’内部威胁已清除。‘起源石’处于稳定状态,并已与使用者李琟及本机建立稳定连接。全球净化协议具备启动基础。”
“起源石……连接……净化协议……”指挥官重复着这些陌生的词汇,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激动,“详细情况,我们需要立刻向中央指挥部汇报!最高级别会议!”
基地的中央指挥室,原本因为能源管制而显得昏暗,此刻所有屏幕都亮了起来,连接着远在数百公里外、深埋于地下的“灰烬守望者”中央指挥部。屏幕上,一位位指挥部的最高层将领和资深科学家面容肃穆,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与期盼。
李琟站在主屏幕前,星种静静地立在他身侧。他尽可能清晰、简洁地汇报了在“寂静之墓”中的经历——从与守护者的激战,到与起源石的意识连接,了解到“蔓延”的起源与“起源石”的本质,再到最后那场惊心动魄的净化之战,以及他如何以自身为容器,引导起源石的力量最终摧毁了“蔓延”核心。
他没有过多渲染自己的牺牲和痛苦,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但当他提到自己与星种如何建立连接,如何引导净化之力时,屏幕另一端的科学家们发出了抑制不住的惊呼。当他描述起源石最后赋予他和星种修复与新生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综上所述,‘蔓延’的源头已被切断。”李琟最后总结道,“根据从‘起源石’获得的信息,我们可以以其为核心,建立能量引导网络,逐步净化星球表面被污染的区域,并尝试修复生态系统。”
指挥室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过了好几秒,屏幕中央那位肩章最高、面容矍铄的老将军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李琟少尉,星种单元,你们……带来了我们等待了几个世纪的黎明。”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我代表‘灰烬守望者’,代表这个世界上所有仍在呼吸的生命,感谢你们。”
老将军的话仿佛一个开关,指挥室内外,通过屏幕观看这次汇报的所有人,终于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激动情绪。有人相拥而泣,有人振臂高呼,更多的人则是看着李琟和星种,眼中充满了泪水与无尽的感激。
“立刻启动‘曙光’计划最高预案!”老将军转向身边的副官,声音斩钉截铁,“集中所有资源,全力配合李琟少尉和星种单元!我们要让希望之光,照亮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曙光”计划,一个在“灰烬守望者”内部尘封已久、被视为最后幻想的方案,其核心假设就是一旦找到并控制“蔓延”的源头或关键反制手段,将如何展开全球反击。如今,这个计划终于被赋予了现实意义。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灰烬守望者”组织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李琟和星种被接到了防守最为严密、科研力量最集中的中央指挥部。在这里,他们与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开始深入研究如何引导和应用起源石的力量。
星种凭借其与起源石碎片的永久连接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成为了解析和建模的主力。它构建出复杂的力量传导模型,推演全球能量网络的架构。而李琟,则依靠自身与起源石的共鸣,以及脑海中那些来自起源时代的知识碎片,提供着关键的引导方向和直觉判断。
他们发现,直接以“寂静之墓”为中心,无差别地释放起源石力量,效率低下且消耗巨大,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全球性能量湍流。最佳方案是建立多个“信标”,这些信标作为力量的放大器和中转站,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进行精准、有序的净化。
制造信标需要特殊的材料和对普绪克罗素的高度亲和性。幸运的是,起源时代的知识中包含了这种材料的合成方法,而“寂静之墓”外围回廊的那些方尖碑,其材质经过提炼和改造,正是理想的基础材料。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工程开始了。精锐部队被派往“寂静之墓”外围,在星种提供的安全路径指引下,采集方尖碑碎片(那些在战斗中崩裂或本身已失去活性的部分)。工程团队日夜不停地按照星种给出的蓝图,建造一个个高达数十米、结构复杂的信标基座。
李琟则需要在每个信标基座完成后,亲自引导一丝起源石的本源力量注入其中,将其“激活”。这个过程对他而言也是一种锻炼,他对自己体内那股新力量的掌控越来越纯熟,与起源石的共鸣也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