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林妙云立功了。”
李建的话,让刘若菲和林梦妍都惊讶不已。
刘若非还没有听老将讲过,立功还能送飞机的。
两个眼睛睁得很大,问道:“立功?什么功?”
林梦妍也附和:“就是,什么功劳能一架飞机?”
一架湾流几个亿,什么功劳能值这个数字?
“妙云帮忙处理了非洲一处铁矿的业务上的问题。避免了一场重大损失。所以,给她奖励一架飞机,应该的。”
“上次不是送给她一架了?”刘若菲问道。
在她的记忆中,自己还亲自给韩冰转移支付了差不多十个小目标,给她专门买物流和培训机组成员。
刘若菲和林梦妍的脸上,满是羡慕。
李建忽然意识到,或许这两人,真的也很喜欢私人飞机。
于是试探性问道:“这两天给你们发的临时奖金,可以买两架了吧?”
果然,李建猜中了。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关键是........怎么说呢.......”林梦妍一下间没有组织好语言。
“荣耀。”刘若菲补充道。
“对,就是荣耀。”林梦妍笑道。
“你们也想要私人飞机?”李建不解地问道。
林梦妍想了想,笑道:“可以吗?”
“当然可以。梦妍经常需要在帝都和滨海之间来回飞,需要飞机。这样吧,给你一架。挂靠在韩冰的矿业投资公司旗下。维护费用一年大概五千万吧。算了,公司除了。算是给你配备的。”
林梦妍笑道:“这.......太好了。不过,我一年也用不了多少次。平时就给其他人用吧。”
刘若菲问道:“那我呢?”
“菲菲,你总是在我们身边,你也要飞机?”
“荣耀嘛。”刘若菲笑道。
林梦妍提醒道:“菲菲,这个可不能攀比。就算不给你什么奖励,你现在的也是交易室的第三把手。足够荣耀了吧?”
李建也附和:“就是。菲菲,每次出行,你都差不多和我们一起。没必要独立的飞机了吧?”
李建心想,刘若菲大部分的时间都和自己待在一起,自己去哪儿,她就去哪儿。
没必要给她弄一架飞机了吧?
这飞机,每个月光维护费就得几百万。
这时候,刘若菲忽然笑道:“那好吧。我就是开个玩笑的。”
就在这时候,苏瑶来了电话。
“一会儿,万茜带个年轻人来见你。身份有点敏感。”
李建好奇问道道:“什么敏感?”
“见面就知道了。我一会儿到,他们晚一点。”
李建心想,必须得让自己这方面的人足够强势,才能镇住对方。
李建这次决定让韩琪和高晴扮演自己的女秘书。
韩琪是专业的女保镖,体形高大,勉强穿上最大号的真丝衬衫和包臀裙,却没有合适的高跟鞋。
刘若菲建议道:“韩琪不用穿高跟,不然就太高了。容易露出破绽。”
“这倒也是。”
高晴平时很少打扮,没想到打扮之后,让周围的人看了,都惊为天人。
“没想到,高晴这么漂亮。”
“高晴本来就漂亮,现在这么一化妆,估计回头率百分之两百。”
“诶,天生丽质,令人羡慕。”
高晴笑道:“大家都这么说。也不知道是恭维呢还是真心的。”
刘若菲感慨道:“待会开完会,赶紧卸妆。不然,李总就保护不了你了。”
“什么意思?”高晴问道。
韩琪比较直接:“意思是,会有非常权势的人,盯上你。李总这边无法跟他们抗衡,他们会把你弄到手。”
高晴笑道:“别担心了。我是自由的,没人可以占有我。”
见面在附楼二楼的会议室。
众人落座之后,李建发现,对面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小伙。
华裔的。
万茜介绍道:“这位是卡尔.陈,这位是李建。”
卡尔.陈三十五左右,头发很多,却很整齐,一丝不苟的样子。
穿着浅棕色西服,卡其色裤子,似乎很有英伦风格。
身边的女秘书也棕色西服,卡其色半身裙,搭配起来,非常好看。
只是方面就随性许多。
李建不禁感慨,自己这边的都是白色真丝衬衫,黑色包臀职业裙,似乎有点单调。
但是
不过,韩琪高大的身形,以及高晴的美貌,都吸引了对方的目光。
这样一来,在外在形象上,李建觉得自己能和对方平了一局。
但是,在卡尔.陈看来,李建这边的人,似乎有点拘束。
“李先生,我们交手过几次,胜负各半。你我都知道,金融市场上,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所以,我这次来,是寻求合作的。”
李建心想,你哪次能赢过我?别脸上贴金了。
虽然这么想,但还得笑道:“我喜欢合作。所以,我这段时间,从巴西和阿根廷运回来不少大豆,唯一的目的是,让你能有合作的想法。今天看来,有效。”
李建这一通话,火药味十足。
万茜都有点担心两人闹掰。
还好,卡尔.陈微微一笑。
“这个我明白。不过,你们的压榨厂,接下来,可能会面临原料涨价的困局。因为,南美的大豆要涨价了。”
卡尔.陈的意思很明显,你能从南美买,我们也能。大豆能存三四年不坏。只要买下来,就能减少市场供应,大豆价格必然大涨。
到时候,你们的压榨长就等着吃灰吧。
卡尔.陈认为他赢了一局。
李建笑了笑。
毕竟,如果卡尔.陈继续囤大豆,除了欧盟,其他地方没有国内那么大的消费能力。
这些大豆,赖在粮仓里,迟早把粮仓给整崩塌了。
所以,李建信心十足:“这个不用担心。我们的原料非常充足。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大量囤积大豆。可以应付到下一个收割季。”
林近的话,其实有点水分。
所以,卡尔.陈也看得出来。
“你们坚持不了多久的。只要大豆继续涨价,你们的压榨厂就会继续亏损。然后,只能破产倒闭。”
一提到这点,李建就火大。
前几年,就是国际粮商哄抬大豆价格,让国内的压榨厂商,高价签订长期购买大豆的合约。
结果,合约一签订,大豆纷纷暴跌。
国内的压榨厂商,一家接着一家倒闭。
李建和几个盟友组建了股权投资基金,收购了这些破产的压榨厂商。
如果大豆继续上涨,成本增加,如果不干预,现在的压榨厂商,迟早得倒闭。
这一局,卡尔.陈认为他赢了。
但是,李建知道卡尔陈忽略了一点——次贷危机正在路路上。
只要撑过07年的夏天和秋天,到了08年初,金融危机深化,那什么原料都得跌下来。
为此,李建觉得这局,他赢了。
高手过招,眼神和只言片语,加上其他表情,就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以及接下来准备说什么。
旁边的人,都无法了解二人思维上的交锋。
这时候,卡尔.陈忽然问道:“我答应豆油不过7500,大豆不过4100.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李建摇了摇头:“不行,豆油不过6800,大豆不过3700.”
卡尔.陈有点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