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岸眼中有光,那是灯光照射的泪花反射的光芒。
“好,说的好,林瑞你说的太好了。英雄的事迹就应该广为流传,他是我们的历史,应该永记在史册,供后人阅读,瞻仰才对。”冉桂枝听到林瑞的话,只觉得说到她的心坎里去了,她双眼放着光芒,激动的看着林瑞,小手猛拍巴掌。
林瑞也颇为感慨的说到:“白老先生,您老要是不介意,能否给我们说一说,你那位英雄故人的事情?还有你们当年修铁路时候的事情啊。曾经的艰苦岁月,我们就算不能重新走一遍,也想听一听,记住曾经的你们为国做的贡献。”
曾经的英雄事迹千千万,可每一个故事,都百听不厌,每一个英雄,都应该广为流传。
白南岸高兴的说到:“好,好,既然两位小同志想听,还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唠叨,那我就给你们说一说,当年,我们这一队探测队的故事....”
白南岸点了点头,眼神逐渐的变得深邃了起来,随着他呢喃的自语,林瑞跟冉桂枝二人也仿佛陷入了时空隧道中,跟着白南岸重走了一遍当年白南岸他们那一队探测对当年走过的千山万水。
国内地缘广阔,地貌复杂,每一条铁路的规划,都不是随便拿着地图,在上面用笔画一条线就能确定的。
而是国家铁路规划局决定建造这条条路的时候,做好了点对点的决定之后,会有测绘局的同志们,按照两点之间的距离,经过一点一点的勘测,计算之后,才能确定最终的修建路径。
这些测绘工作,就需要测绘局的同志,用脚,一步一步丈量出将来铺设铁轨能够行走的路线。
而铁路的穿行从来都不是只走平原,比如陇海这条线,不知道打通了多少大山,切掉了多少山脚,架了多少座跨河大桥,才修出来这条铁路。
而这条铁路的修建,比共和国的建立历史还早。可以说,就是这群爬遍千山,步过万水的铁路人,不计艰辛,不计万苦,不怕牺牲,这才为共和国修建了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干线。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奠定了祖国纵横东西南北的铁路规划格局。
咱们的这位白南岸老先生,就是铁路测绘的一名工作人员,而他的那位同伴,也跟他一样,不但是同伴,还是他们这一队策划的领队。
当年从陕入川间隔着八百里秦岭大川。只有打通秦川,让火车穿山而过,把原本需要绕山而行的两天的时间,变成半天,大大节省了入川的时间。
原来,这条铁路,祖国建设之初,就已经开始筹备了,而之所以在相对封闭且难以进入的川蜀建立基地,就是为了这一天准备的。不愧是可以谋国之人,目光足够长远。
从各种渠道,还有后世大爆炸的各种知识,林瑞也知道,这次跟老毛子的矛盾爆发,老毛子在祖国东北屯兵百万,企图逼迫祖国同意老毛子驻军祖国的计划。长波电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现在的掌权人哪一个不是尸山血海爬过来的百战老将,就算是在祖国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敢跨江作战,把当时号称世界最强的军事联盟军,在高句丽揍的不敢跨越三八线一步,硬生生的逼迫他们投降。
现在老毛子虽然号称世界军事第一强国,但是,祖国的高层也没有一个人怕过,老人家曾经说过:你要打,咱就打,打他个天翻地覆,打他个日月无光,打他个世界格局大变革。
打是打,但是,祖国的重工业当年可都在东北,不能毁于战火。
所以,这才有了东北重工业大转移,祖国未雨绸缪打造的川蜀基地,就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一些东北的技术人员,高端设备,军用生产线,等,开始迁入西南,西北,东南等地。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连地处中原的腹地,向阳公社前面的南大山基地,也分了一部分东北大转移过来的资源。
也可以这样说,后世祖国各地的工业建设,自从老毛子撤走之后,很大一部分地区,都能看到那些东北技术人员的身影,都是依托当年的东北洒向祖国四方的种子,才孵化出来的那些国之重工业。
白南岸老先生的那位领队,就是当年在勘测这条进川路线的时候,遭遇了暴雨,为了把机会留给了其他的队员,自己却错过了最佳的逃生路线,最终牺牲在了这八百里秦川大山里,最后连尸骨都没有找到。
之后,因为他们这一队人在当时都受了伤,无法继续留在探测队,就都转到其他部门去了。
听完当年的事,林瑞感慨不已,在当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没有先进的设备,只能靠他们脚步丈量,用专业知识做判定,寻找出正确的进山路线。其中的辛苦,看似说的轻巧,其实艰辛无比。
冉桂枝是听的泪眼朦胧,抓住白南岸的手说到:“白爷爷,你们真辛苦,你们队长,真伟大。”
是啊,伟大,这份伟大,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白南岸说到:“我们不想伟大,我们只想祖国伟大,我们当年的苦才没有白吃,队长才没有白牺牲。如今我们国家大部分城市都有了铁路贯穿,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并不会因为就此满足。”
“交通工具,就是为了加快人民出行速度而准备的,现在的火车已经从原来的二三十公里的速度,提升到了四五十公里的速度,林瑞小同志,其实,我们国内已经有能力生产出内燃机车,这个只是能生产,还是仿造的老毛子的技术。”
“因为是刚刚试验成功,暂时并不能直接列装到载客列车上,只能先从货运列车开始试验之后,经过逐步的改进,解决掉所有的安全隐患,才能装备到载客列车上。”
“毕竟,一旦载客列车出了问题,那就不是小问题,而是成百上千人的问题,咱们必须小心再小心才成。”
“林瑞小同志,我的故事也讲完了,该说的问题也说完了,现在,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下你是猜想,那种能搞火车速度超越两百的猜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