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迅速点击鼠标,试图查看机主的登记信息。然而,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时,他的眉头瞬间紧锁。
机主登记信息是假的,那些虚假的姓名、地址和身份号码,如同故意设置的重重迷雾,妄图掩盖背后的真实身份。
侯亮平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心中涌起一丝挫败感。但他没有放弃,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越是虚假的信息背后,往往隐藏着越重要的秘密。
他重新振作起来,决定从通话记录入手,寻找突破口。
他再次仔细查看通话记录,手指顺着一条条记录滑动,目光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突然,他发现这个号码经常和境外联系。
那些陌生的境外号码如同神秘的信号,不断闪烁在屏幕上。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 —— 这很可能是解开整个案件的关键线索。
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赵承平之前发现的相似资金操作手法以及流向境外账户的款项,难道这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是有人通过这个假身份的电话号码,在进行着境外的非法交易,又或者是在传递着某种重要的情报?
赵承平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各种文件和资料,那些记录着私人会所、投资公司线索的纸张,
以及侯亮平查到的与商人频繁联系的可疑电话号码和境外通话记录,仿佛是一场复杂棋局中的关键棋子。
他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游走,试图将这些看似零散却又紧密相连的线索,以最清晰、准确的方式整理出来。
每写下一行字,他的神情就愈发凝重,心中清楚这些线索背后隐藏的真相一旦揭开,将会带来怎样的震动。
此时,侯亮平在房间的另一头,正对着电脑屏幕,仔细核对每一个数据和信息。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专注而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遗漏。他深知这份报告的重要性,它将成为推动案件进一步调查的关键依据。
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每一次按键都像是在为真相的拼图添加一块重要的碎片。
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两人完成了这份详尽的报告。赵承平轻轻合上文件夹,那动作仿佛在封存一段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历程。
他深吸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站起身来,与侯亮平对视一眼。他们的眼神中都透着疲惫,那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留下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坚定和期待。这是他们这段时间心血的结晶,无数个日夜的奔波、思考与分析,都凝聚在这份报告之中,也是揭开案件真相的重要一步。
两人怀揣着报告,匆匆赶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一路上,赵承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每走一步,心中的紧张感就愈发强烈。
他既期待上级能够认可他们的努力和发现,让案件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支持从而推进下去,又担心报告中还有不足之处,那些可能被忽略的细节会影响对案件的判断,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他的手心微微出汗,紧紧握着手中的报告,仿佛那是他全部的希望。
侯亮平则微微低着头,陷入沉思,在脑海中不断回顾报告的内容。他在心里把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过了一遍又一遍,思考着如何用最清晰、准确的语言回答。他的脚步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在衡量着报告的分量。
来到办公室门前,赵承平轻轻敲了敲门,那敲门声在寂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里面传来一声沉稳的 “进来”。
两人推开门,走进办公室,看到上级领导正坐在办公桌前,目光严肃而专注。领导面前的文件堆积如山,他正仔细地审阅着,每一行字都像是在审视着整个局势。
领导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示意他们坐下。赵承平站起身,双手将报告递交给领导,那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声音沉稳但又略带一丝激动地说道:“领导,这是我们近期调查的成果,发现了一些关键线索。” 接着,他和侯亮平开始详细汇报。
赵承平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从跟踪墨镜男到私人会所,每一个细节都讲述得栩栩如生,仿佛领导也跟着他们经历了那段紧张的追踪过程。
讲到查到会所背后股东的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身份成谜时,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好奇,试图引导领导一起思考背后的真相。侯亮平则补充着侯亮平查到商人频繁联系的电话号码机主信息造假且与境外频繁通话的情况,他的语言简洁有力,突出了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他们试图让领导能够全面了解案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感受到隐藏在这些线索背后的巨大阴谋。
领导认真地倾听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他仔细翻阅着报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看穿。不时在关键处停留,眉头渐渐皱起,房间里的气氛也随之变得愈发紧张。当听完他们的汇报后,领导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陷入了沉思。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仿佛在丈量着这紧张的时刻。每一声滴答都像是在敲打着赵承平和侯亮平的心,让他们更加期待领导的决定。
过了许久,领导缓缓开口:“从你们的报告来看,案情确实重大。这些线索背后很可能牵扯到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甚至可能涉及到境外势力。”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在赵承平和侯亮平的心上。他们深知这意味着案件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远超想象,但也明白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让他们离真相更近了一步。
领导接着说:“为了更高效地侦破此案,我们决定成立专案组。调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力展开调查。同时,我会协调相关部门,在情报、资源等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配合。”
听到这个决定,赵承平和侯亮平心中涌起一股兴奋和使命感。兴奋的是他们终于有了更强大的力量支持,能够更深入地调查案件;使命感则是来自于对真相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他们挺直了腰板,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有了专案组的强力支持,整个调查工作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各部门紧密协作,调查进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技术部门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而热烈。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复杂的代码和数据,宛如神秘的密码等待破解。一群年轻而专业的技术人员围坐在设备前,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仿佛那上面有他们苦苦追寻的宝藏。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信号波动。他们知道,每一次数据的刷新都可能带来新的突破,每一个代码的编写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赵承平和侯亮平站在一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这段时间的艰辛调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线索的珍贵,每一个新的发现都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接近真相。赵承平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皱着眉头,心里默默祈祷着这次能够有所收获。他在心里想着,如果这次能找到关键线索,案件就能取得更大的进展,那些隐藏在幕后的犯罪分子也将无所遁形。侯亮平则不时地在房间里踱步,焦急地等待着结果,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他的脚步有些急促,每一步都透露出他内心的急切,他渴望能尽快得到那个神秘号码的线索,让调查能够更进一步。
“找到了!” 一位技术人员突然兴奋地大喊一声,打破了办公室里的紧张氛围。众人立刻围拢过去,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那个神秘号码的大致活动范围,就在城东的一片高档住宅区。赵承平和侯亮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离找到那个神秘号码的使用者又近了一步。
赵承平和侯亮平立刻马不停蹄地奔赴该区域展开摸排工作。当他们踏入这片高档住宅区时,映入眼帘的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坪,如同一块绿色的绒毯,柔软而美丽。造型别致的景观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像是精心布置的艺术品。一栋栋气派非凡的公寓楼和别墅矗立在眼前,彰显着这里住户的富足与地位。然而,此刻在赵承平和侯亮平眼中,这些华丽的表象之下,或许正潜藏着案件的关键人物,那个与一系列神秘事件紧密相关的号码使用者。
他们首先找到小区的物业管理处。说明来意后,物业工作人员拿出住户登记资料。
那是一本厚厚的册子,里面记录着每一位住户的详细信息,但信息繁多且复杂,要从中找出与神秘号码使用者相关的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赵承平皱着眉头,逐页翻看资料,他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急切。每一条姓名、每一个联系方式他都仔细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相似之处。他的手指在纸张上轻轻滑动,仿佛在触摸着每一个可能的线索。侯亮平则在一旁,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紧密配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能心领神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蛛丝马迹。
经过一番徒劳无功的查找,他们意识到仅靠资料难以锁定目标。于是,决定采取最原始却可能最有效的办法 —— 蹲点。
他们选了一个既能观察到公寓楼出入口,又不容易被发现的角落,隐蔽起来。那是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车窗微微拉上,从外面很难看清里面的情况。
赵承平坐在驾驶座,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公寓楼的大门。他的脊背挺直,像是一尊守护的雕像,时刻警惕着每一个进出的人。侯亮平则坐在副驾驶座,时不时地翻看之前收集的案件资料,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灵感。他的目光在资料上扫过,每一个字、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线索的拼图,他希望能从中拼凑出完整的真相。
白天,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烤得车身发烫,车内如同蒸笼一般。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贴在身上难受极了,但他们顾不上擦拭,只是紧盯着进进出出的人群。
每一个从公寓楼里走出来的人,他们都会仔细打量,观察对方的穿着、神态、举止,试图从中判断是否与那个神秘号码有关。有的人穿着随意,脚步匆匆,他们快速地分析着是否有可疑之处;有的人神情悠闲,慢慢踱步,他们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夜晚,小区陷入一片寂静,只有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蚊虫在他们身边嗡嗡作响,不停地叮咬着,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困了就轮流小憩一会儿,时刻保持着警惕。赵承平小憩时,侯亮平就像一个卫士,眼睛紧紧盯着门口,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轮到侯亮平休息,赵承平则接过守护的职责,让对方能稍微放松一下。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二天傍晚,转机终于出现。他们注意到一个行为有些可疑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几乎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出门,然后过一段时间再回来,而且每次回来时,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似乎在防备着什么。他身材偏瘦,穿着普通但干净整洁,一件白色的衬衫扎在深色的裤子里,显得十分利落。脸上总是带着一丝警惕的神情,眼神不时地扫向四周,仿佛在寻找潜在的危险。
赵承平轻轻碰了碰侯亮平,低声说道:“亮平,你看那个年轻人,是不是有点不对劲?” 他的声音很轻,生怕惊扰到那个年轻人。
侯亮平顺着赵承平指的方向看去,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点了点头说:“是有点可疑,咱们多留意他。”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紧紧跟踪着这个年轻人的一举一动。
发现他频繁地使用手机,每当手机铃声响起,他总是迅速地躲到一个偏僻的角落,通话时总是刻意压低声音,神色紧张。他的手紧紧握着手机,仿佛那是一个不能被别人知道的秘密。赵承平和侯亮平心中的怀疑越来越强烈,他们推测这个年轻人很可能就是那个神秘号码的使用者。
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基本确定号码的使用者就住在这栋公寓楼内。然而,具体是哪一个房间,却依旧无法确定。
这栋公寓楼有几十层,每层又有多个房间,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要找出准确的房间号,难度依然很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在公寓楼下守株待兔,期望能从进出的人员中寻得关键线索。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怀疑,赵承平精心伪装成一名外卖员。他穿上了一套皱巴巴的外卖制服,帽子压得低低的,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制服的口袋里,装着几份早已准备好的假外卖订单,手上还提着一个普通的外卖保温箱。他在公寓楼附近不紧不慢地转悠着,时而看看手机上的 “订单信息”,时而假装在寻找地址,眼神却始终留意着每一个进出公寓楼的人员。
阳光渐渐西斜,第三天的傍晚悄然降临。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回到家中,公寓楼前的人流量逐渐增多。赵承平穿梭在人群中,警惕的目光如同雷达般扫视着周围。就在这时,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进入了他的视线。
那男人脚步匆匆,神色紧张,与周围悠闲的居民显得格格不入。他的鸭舌帽压得很低,几乎遮住了眼睛,双手插在口袋里,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赵承平心中 “咯噔” 一下,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个男人很可能与他们苦苦追寻的线索有关。
赵承平不动声色地跟在男人身后,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尽量让自己的步伐融入周围的人群,不显得突兀。每走一步,他都小心翼翼,耳朵竖起,听着男人的脚步声和周围的动静。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但多年的办案经验让他迅速镇定下来,专注于眼前的目标。
当男人走进公寓楼的大门时,赵承平也跟着跨了进去。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男人的一举一动,观察着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男人径直走向电梯,按下了召唤按钮。赵承平故意放慢脚步,装作不紧不慢地整理外卖箱,余光却始终留意着男人的动向。
电梯门缓缓打开,男人走进电梯,毫不犹豫地按下了 15 层的按钮。赵承平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他迅速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关键细节。但他清楚,此时不能贸然跟进,以免引起男人的警觉,打草惊蛇。
赵承平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想要继续追踪的冲动,缓缓退出了大楼。
赵承平快步走回临时指挥点,脚步匆忙却沉稳,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案件的关键节点上。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但他此刻无暇顾及这些,心中只有刚刚记下的 15 层这个关键信息。
一推开指挥点的门,他就径直走向墙边的白板,上面贴满了案件的各种线索和图表,像是一张复杂的网,而 15 层就是这张网上新发现的一个重要节点。
他迅速从资料堆里翻出公寓楼的平面图,那是一张有些泛黄的纸张,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着各个楼层的结构和住户信息,虽然之前已经看过无数遍,但此刻在他眼中却有了新的意义。
灯光下,赵承平的眼神专注而锐利,手指轻轻划过平面图上的 15 层。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期待着能从中找到突破点。当他的目光落在 15 层的住户分布时,心中一阵激动 ——15 层只有四户人家!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为之一振,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亮平,你快来看!”
赵承平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朝着正在整理资料的侯亮平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即将接近真相的激动。
侯亮平闻声立刻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疑惑和期待。
当他看到平面图上 15 层的标注时,眼睛也亮了起来。“只有四户人家?这可太好了,范围一下子缩小了很多!”
侯亮平的语气中充满了惊喜,仿佛看到了案件侦破的希望。
赵承平点点头,手指点在平面图上的四户人家位置,缓缓说道:“没错,这四户人家分别是 1501、1502、1503 和 1504。
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定那个神秘号码的使用者到底在哪一户。”
他的眼神坚定,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此时,办公室里的气氛再度紧张起来,一场新的排查行动即将拉开帷幕,而真相似乎也在这四户人家中若隐若现,等待着他们去揭开那最后的面纱。
赵承平和侯亮平迅速行动起来,再次来到小区的物业管理处。
物业办公室里,文件柜整齐排列,墙上挂着小区的规划图和各项规章制度。一位戴着眼镜、头发盘在脑后的中年女物业主管,正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忙碌着。
看到他们进来,她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热情地招呼。
赵承平亮明身份后,说明来意:“我们需要 15 层这四户人家更详细的居住信息。”
女主管点点头,转身走到文件柜前,从标有 “15 层住户资料” 的文件夹中取出四份档案,然后回到办公桌前,一边翻看一边介绍:
“这 1501 户登记的是一对老夫妻,但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外地子女家居住;1502 户是个独居的年轻女性;1503 户登记的是一个老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