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军队于10月24日从朱雀桥入城,到25日晚,整个建康城内,只有台城(皇宫)和台城东边的东宫(太子府)还在南梁军队掌控之下。
26日一早,侯景军开始攻打台城,羊侃指挥守军抵御。
战斗持续十几天,侯景军换了许多攻击方法,但都被羊侃军挡住。
侯景军在内城抓住了羊侃之子羊鷟,将他绑到阵前威胁羊侃投降。
羊侃见到羊鷟,对儿子大喊“抱歉”,张弓打算射杀儿子。
侯景见这招没用,便命令放了羊鷟。
由于台城防御设施实在坚固,羊侃指挥的军士又非常勇猛,侯景进攻台城的军事行动受阻。
云骑将军陈昕被侯景军俘虏后,被带到石头城关押。
侯景安排驻守石头城的大将是范桃棒。
范桃棒被陈昕策反,他对陈昕表示:自己愿意率队伍随对方入台城守卫皇宫。
在范桃棒协助下,陈昕攀绳潜入台城,见到太子萧纲和皇帝萧衍。
萧衍听了陈昕汇报,觉得用吊篮将范桃棒队伍接应进台城,不成问题。
萧纲则坚决反对。
他表示:万一这是侯景玩弄的花招,范桃棒部进台城后再反水,那就麻烦了。
萧纲让陈昕回去,稳住范桃棒,最好控制整个石头城。
那里是南梁水师基地。侯景若是败了,由那里乘船逃跑,是最佳退路。
陈昕于是连夜被吊篮送下城墙,回石头城去。
哪知此时范桃棒已被手下人告发,被侯景派人擒拿。
范桃棒对放走陈昕之事供认不讳。
侯景下令将其斩杀,派卢晖略接替石头城守将职位。
陈昕却不知范桃棒事发身死。他回到石头城寿阳军大营,立即被卢晖略抓捕。
侯景逼陈昕写信给萧纲,说范桃棒感觉处境危险,希望只带少量军士随陈昕入台城。
侯景自然是想骗开台城门,或派人进台城,由内强开城门。
陈昕坚决不从。
侯景便对他失去兴趣,下令杀之。
……
时间来到548年12月底,侯景军队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军队士气开始下滑。
侯景入城时,为了获得民心,他颁布四大纪律、七项注意,下令对城内居民秋毫无犯。
此时进攻台城的军事行动没有进展,需要有东西刺激军士们的情绪、提升士气。
侯景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自然知道,战争进行过程中,抢财物、掳民妇最能激发将士们的激情。
于是侯景指示徐思玉,悄悄通知各路将领,默许军士们在城里抢劫。
但不许屠戮无辜者。
随即,古都建康再一次迎来家家财物遭洗劫,个个妇女被凌辱的命运。
对建康来说,这样的场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后来的南京大屠杀,只是历史重演而已。只不过主角换成了东洋人。
侯景放任军士们在城内发挥,他自己率军砸开了东宫大门,把里面的女子全部集中起来,赏赐给立功将领。
寿阳军队士气随之高涨。
而台城内的太子萧纲得知这一消息后,牙槽咬碎,眼里几乎喷出火来。
……
萧纶的接近4万人马历经曲折,终于抵达建康城东蒋山(紫金山)。
稍事休整后,萧纶大军夺回东府城。
随即准备与侯景军开战。
侯景原意是在南梁援军到来前拿下台城。
得知萧纶大军到来,希望已经落空,他同时采取两步措施:
一方面,他给石头城守将卢晖略增派兵力,命令他尽可能大量收集船只,保证寿阳军随时可以撤往江北。做到有备无患。
另一方面,他派信使给萧纶送去战书,相约在玄武湖边对决。
12月25日,侯景亲率4万杂混军在玄武湖边摆开阵型,迎战萧纶的约4万精锐大军。
萧纶军先锋、安南侯萧骏首先出战。
侯景与之交手,诈败、合围、回马一枪,将其枭首,随即全歼其部众5000人马。
萧纶整军后准备再来。
梁军将领赵伯超却率部6000人撤走,打乱了萧纶部署。
侯景抓住战机,率部全线扑过去猛攻。
萧纶军大败,在溃逃中被侯景军斩杀一半,俘虏5000,失踪几千。
萧纶带着不到一千人逃到京口。
……
549年正月初9,台城内,梁军老将羊侃积劳成疾病逝,终年53岁。
右卫将军柳晶接替羊侃,成为台城内军总指挥。
侯景击溃并几乎消灭了萧纶援军,也就无需逃跑。
他率军继续猛攻台城。
柳晶率军苦苦支撑,生力军只剩4000多人。
549年正月底,从各地“赶来”的援军,陆续由新亭抵达秦淮河南岸,就地扎营。
最先到达的是鄱阳王、合州刺史萧范长子萧嗣,和同行的西豫州刺史裴之高。
几天后,衡州刺史韦粲、司州刺史柳仲礼、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宣猛将军李孝钦、南陵太守陈文彻也相继到来。
这些人到达建康后,分别想方设法送信进入台城,向皇帝萧衍和太子萧纲请安。
令萧衍万分难过的是:他最器重的湘东王、梁荆二州刺史、军事实力最强的七皇子萧绎,只是派出长子萧方率一万步骑、竟陵太守王僧辩率一万水师,前来赴援。他本人竟然不来。
而萧衍最疼爱的小儿子老八、武陵王、益州刺史萧纪,更是没派一兵一卒来!
萧衍被气得摔了几次茶。
太子萧纲则只是冷笑。
萧正德八子还剩四子。太子萧纲的三个弟弟中,六弟萧纶最为孝顺、公允、大方,他遵从父皇安排,尊重太子地位。
而另外两个弟弟则不然,他们都有争夺天下之心。
还有一方势力:前太子萧统的几个儿子,萧恢、萧訾等,他们认为自己的皇位继承权排序在萧纲之前,所以对萧纲成为太子不是那么服气。
抵达秦淮河南岸的援军有12万人。
大伙来自不同州郡,现在要统一与侯景作战,自然得有一位盟主。
如果六皇子萧纶、七皇子萧绎、八皇子萧纪在这,盟主人选自然没有争议。
但三位皇子不在,其余那些军队统帅可以说都在同样起跑线上,于是盟主问题真的成了问题。
大伙此时仍然坚信,侯景的那点力量不是多大事。
这么多方力量集中起来,分分钟碾压侯景军。
如果这时成了联军统帅,搞定侯景之后,这位统帅就必定是太子之下的第一大臣。
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背后的势力,他们必须争。
事实上,他们为此争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