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年春天,尔朱氏家族达成共识,四路大军分头向邺城开拔,准备与高欢决战。
尔朱天光从长安出发、尔朱兆从晋阳出发、尔朱度律从洛阳出发、尔朱仲远从东郡出发,四路人马到邺城后,沿着邺城北面的洹水(安阳河)驻扎。
尔朱氏大军共有20万。
高欢在邺城的军队只有接近5万。
敌众我寡,如果等待敌军攻城,对方可以采取车轮战,轮流休整。但城内守军则没法得到喘息时机。
时间久了,对守军不利。
何况,尔朱氏家族军队围点打援,到时城内补给会成问题。
高欢与几位老将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
他让封隆之率1万军队守城,自己带着4万人马出城,驻扎城外韩陵附近的紫陌桥,与敌人展开阵地战。
高欢下令将牛羊牲口摆在队伍身后,堵住几方退路。
这是背水一战的搞法。
高欢自己率3万步兵在前,作为先锋,也是诱饵。
高傲曹在左翼、堂弟高岳在右翼,二人各领5000骑兵在后面,与高欢保持距离,隐蔽策应。
高欢首先主动进攻尔朱兆大军营地。
双方前锋接触,大战爆发。
尔朱兆派骑兵为先锋出战,后面有步兵跟随。
虽然高欢步兵作了充分准备,但兵种实力的差距,不是阵法、武器可以弥补的。
高欢军不断减员,开始回撤。
高傲曹、高岳率骑兵上前接应,与尔朱兆的骑兵展开交锋。
尔朱兆率军打着打着,心里感觉到不对劲。
按照事先的战术布置,只要尔朱兆出战,战事发生后,第一轮交战过完,战事胶着时,尔朱度律的队伍就加入战斗,增援尔朱兆。
可是高欢的增援上了,尔朱氏家族的增援怎么没上?
尔朱兆奇怪的时候,队伍渐渐顶不住。
原来,此时的尔朱度律正在盘算着,让尔朱兆和高欢多消耗一阵子,自己的队伍再上。
那时自己优势更加明显。
他对尔朱兆的强势一直不满,心里希望尔朱兆的力量被削弱多一些。
正在此时,尔朱度律阵营里冲出一支队伍,不听尔朱度律指挥,冲进战场后,迎着尔朱兆的队伍开始攻击。
领头之人,正是贺拔胜。
这一幕把大多数人都惊呆了。
只有极少人知道内情。
贺拔胜这是率领人马临阵倒戈了。
战场形势陡然转变,胜负天平开始换位。
本来占据上风的尔朱兆军队,在高傲曹、高岳骑兵参战后,就感到了巨大阻力。
此时贺拔胜的骑步组合兵加入高欢队伍,让尔朱兆的优势全无。
最为重要的是:尔朱氏大军的军心开始了溃散。
尔朱度律一看形势成了这个样子,己方最得力的大将临阵倒戈,那还怎么打?
走!
——这位方面军首领的反应竟是这个。
也许这是尔朱氏家族命中的劫数。
第二梯次的洛阳军叛的叛、撤的撤,尔朱兆的队伍就开始后退。
大战之时,最忌讳的就是己方队伍乱了阵脚。
高欢用牛羊堵住自己军队后路就是为了避免这个。
尔朱兆军队中阵脚一乱,结局可想而知。
晋阳军阵型全乱,进攻没了章法,成为一盘散沙。
反观高欢一方,稳住步兵阵型后,两股骑兵加上贺拔胜的军队,对尔朱兆的进攻,竟然呈现摧枯拉朽的态势。
尔朱兆的长史慕容绍宗眼见胜利无望,尔朱兆却不肯撤军,于是强行吹响收兵号令,拉扯着尔朱兆、拥着大纛往老家晋阳方向撤退。
尔朱家族的另外两支队伍:关中军和东郡兵。他们距离稍远,但有斥候不停传讯,完全知晓主战场发生了什么事。
尔朱天光和尔朱仲远收到贺拔胜叛变,尔朱度律、尔朱兆已撤军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
于是,二人也率军分别向关中、东郡撤走。
高欢方面取得胜利,一边打扫战场,一边清点人数、掩埋尸体、救治伤员。
却说斛斯椿这次倒憋了一肚子火。
贺拔胜找准时机起义了,自己跟着尔朱度律,还没轮到队伍上,战局就清楚,战斗也结束了。
斛斯椿没机会去投靠高欢,尔朱度律自己跑了,斛斯椿带着自己的1万人马回洛阳。
到洛阳桥北时,守桥军队不让斛斯椿的人马过桥进城。
守桥军官说:接到太傅、司州牧尔朱世隆大人命令,前线撤回的军队一律在城外驻扎,等候军令。
斛斯椿只得驻军等待。
不久,车骑将军贾显智也到了河桥,与斛斯椿一样,不得入城。
斛斯椿、贾显智顾不上理会军队忌讳,两人凑在一起商量对策。
贾显智:“老斛,你说说,尔朱世隆为何不让咱们入城?”
斛斯椿摸着下巴,沉吟良久道:“我算了一下,尔朱度律还没回来,洛阳城里没多少军队。尔朱世隆拦住咱们,这是防着咱们。他是要等尔朱度律先进城,做好防务部署后,再放咱们入城。”
贾显智点头:“老斛,如果咱们先进城,你说会发生什么事?”
斛斯椿冷笑两声:“尔朱世隆这回打错算盘了。老贾,你马上回营,做好进城准备。我派人去找驻守河桥的伏波将军阳叔渊,让他开门让道,放咱们过桥。”
贾显智问:“过桥后,北门守军估计也不会开门放咱们进城。”
斛斯椿:“咱们对北门守军说,尔朱天光要来挟持皇帝去关中,咱们是奉命回来保护皇上的。他们信则信,不信咱们就攻破北门。总之务必在尔朱度律前进城。进城后,咱们反锁城门,先搞定尔朱世隆、尔朱彦伯两兄弟再说。”
“好。我听你指挥。”贾显智先明确表了态,然后道:“我的人马等着,见到你那边动了,我就跟上。过桥后我找你会合,组成统一指挥部。”
斛斯椿拍拍这位老友肩膀,友善笑笑,然后分头行事。
不久,黄河河桥守军撤去铁马栅栏,让斛斯椿的人马通过。
贾显智的队伍也跟了上去。
到了洛阳北城门,斛斯椿和贾显智会合。
守军不让军队进城。
斛斯椿、贾显智找到城门尉,自报身份后,对他说前线出现变故,关陇大行台尔朱天光大人反水,正在来洛阳路上,要挟持皇帝去长安。
我们两位车骑大将军正是赶回来保护皇上的。
城门尉对斛斯椿、贾显智的大名不陌生。
在听他们解释时,顺便套套近乎,说他们的队伍里头应该还有老乡熟人。
斛斯椿立即按照他报的名字,把人找来。
果然没错。
几位老乡按斛斯椿的交代与城门尉聊了一会。
不久,北城门大开,放斛斯椿、贾显智两万甲士进城。
二人也不啰嗦,带着队伍直奔皇宫,求见皇帝元恭。
斛斯椿、贾显智两人都有侍中身份,都是车骑大将军,有权随时求见皇上。
听说是二人求见,皇帝元恭立即下旨宣二人入宫。
二人见到皇帝,行过君臣之礼后,便把尔朱度律再次临阵脱逃的事讲了出来,表示应该清君侧。
元恭急招丞相长孙稚入宫。
长孙稚以首宰身份下令抓捕尔朱世隆、尔朱彦伯。
皇帝元恭随即任命斛斯椿暂代领军将军,接管皇宫禁卫军。
长孙稚亲自带人去尔朱世隆府邸,斛斯椿去抓尔朱彦伯,贾显智抓捕城内尔朱家族党羽。
尔朱世隆、尔朱彦伯二人被带到阊阖门斩首。
洛阳城内尔朱氏家族全部被抓,反抗者当场格杀。
皇帝下令洛阳城进入戒备状态。
尔朱天光、尔朱度律到了洛阳,得知洛阳戒严,深感大事不妙。
当二人探听到城内尔朱氏家族被清洗,尔朱世隆、尔朱彦伯两位首领被杀,头悬阊阖门,立即大怒。
二人下令攻打北中城。
此时的洛阳城禁卫军和城防军,已经被长孙稚、斛斯椿、贾显智的亲信掌控。
他们宣称:尔朱天光、尔朱度律打算对洛阳屠城后,迁都长安。
于是守军拼死抵抗,后来占据优势后主动出城迎战。
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队伍大败。
二人率残军向关中方向逃跑,被斛斯椿追上、俘虏。
在斛斯椿建议下,尔朱天光、尔朱度律两人,加上尔朱世隆、尔朱彦伯的脑袋,一起被送往邺城,献给高欢。
皇帝元恭下旨,请高欢到洛阳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