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公主今年四十二岁,本名李奴奴,生父是邠王李守礼,因为尺带丹朱向大唐求婚,因此被唐中宗李显收为女儿,然后嫁到了吐蕃。
要问邠王李守礼的身世,答案就是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论辈分他得喊李显一声叔父,他的女儿应该称李显为叔祖父。
但大唐皇室做事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为了与吐蕃和亲,李显收了李奴奴为女儿,册封为金城公主,嫁到了吐蕃。
比起一百年之前入藏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更加受到丈夫尺带丹朱的宠爱,而且是吐蕃国的正牌王妃,还给尺带丹朱生下了一个儿子与两个女儿,主动请缨阻击唐军的赤松德赞就是她的儿子。
听了金城公主的话,尺带丹朱一脸凝重的道:“等德赞打完这场仗再说吧,如果胜了,那我们吐蕃还有生路,如果输了,那就只能……降唐了。”
尺带丹朱与金城公主的对话被旁边一位名叫央金卓玛的侧妃听到,而她又是大论东则布的妹妹,趁着尺带丹朱不备,央金卓玛找个借口离开布达拉宫来到东则布的府上相告。
“哥哥,适才那李奴奴劝赞普降唐,说什么大唐天命所归,只要赞普肯率领全国上下降唐,她一定会保证赞普衣食无忧。”
“这娘们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啊!”
东则布闻言气的拍桌子怒骂,“亏得赞普让她做了二十年的赞蒙(王妃),大难临头,不想着帮忙退敌,却劝自家男人投降。”
央金卓玛道:“李奴奴是大唐的公主,或许是来咱们吐蕃卧底的,她降唐之后自然少不了荣华富贵,咱们这些吐蕃人怕是性命难保。”
“你先回宫,待我召人来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东则布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便吩咐妹子先回布达拉宫监视尺带丹朱与金城公主的一举一动。
央金卓玛离开后,东则布派人把自己的心腹同党梅色、苏毗二人召来,告诉了他们尺带丹朱准备降唐之事。
二人闻言大惊失色。
“我们在马尔敢还有二十万将士,岂能就此轻易投降?”
“就算逻些城守不住,咱们也可以撤退到南面的匹播城,或者撤退到其他地方,岂能轻易投降?”
东则布愤怒的道:“尺带丹朱受李奴奴影响,内心向来崇拜唐人,心志不够坚定,不配做高原的赞普。”
“依我看,咱们不如杀进布达拉宫,处死尺带丹朱,拥立他的儿子琅支都做赞普算了?”苏毗摩挲着胡须说道。
梅色笑道:“你也是松赞干布的子孙,与尺带丹朱血缘关系一样,与其拥立琅支都,还不如拥立阁下做赞普。”
苏毗大喜:“若如此,往后定然对两位言听计从!”
接下来,三人开始商量如何除掉尺带丹朱。
梅色说道:“守卫布达拉宫的桑杰仁是我的堂弟,与我关系亲密,我可以说服他半夜打开宫门 ,咱们率部杀进布达拉宫,杀死尺带丹朱与李奴奴。”
东则布与苏毗一致称赞:“是个好主意,就这样做!”
梅色随后找到桑杰仁,告诉他尺带丹朱准备举国投降,经过自己与大论(丞相)东则布商议,决定拥立苏毗这位王室成员做吐蕃的新赞普,率领全国上下抵抗唐军的入侵。
桑杰仁闻言有些犹豫:“赞普待我不薄,就此出卖他,小弟心中有些不忍。”
梅色劝道:“尺带丹朱都要出卖咱们吐蕃的利益,出卖老祖宗的基业了,你还有什么不忍心的?”
“你这么做是为国除奸、为民除害,为我们老祖宗保留江山社稷,将来你会成为高原上的英雄,死后也会受到历代赞普的夸奖。”
听了梅色的劝谏,桑杰仁有些动摇:“能否只逼迫赞普退位,不要伤害他的性命?”
“贤弟宅心仁厚,愚兄答应你了!”
梅色拍着胸脯答应了桑杰仁的请求,“苏毗与东则布都听我的,只要我开口为尺带丹朱求情,他就死不了。”
“多谢兄长仁慈!”
桑杰仁信以为真,告诉梅色自己后天晚上值班,到时候会暗中打开宫门,放起义的将士进入布达拉宫逼迫尺带丹朱退位。
梅色大喜,立刻返回与东则布、苏毗密谋,召集了三千多私兵,准备于后天晚上攻入布达拉宫,杀死尺带丹朱,拥立苏毗继承赞普之位。
另一边,赤松德赞带了五万人向西阻击唐军,但由于逻些城地势低,唐军从高处向下进攻,李抱玉轻松的就赢了一场胜利,阵斩八千吐蕃军。
在这场战役中,蜀王李备亲自上阵,用弓箭射死了三个吐蕃士兵,第一次尝到了杀人的滋味,引得周围的唐军一片欢呼。
赤松德赞引兵后退五十里,在逻些城西边一百里的白毕泽据险死守,这是从西面进入逻些城的最后一道险要,如果再被唐军突破,那逻些城将会彻底暴露在唐军的弓箭之下。
尺带丹朱很快收到了赤松德赞战败的消息,顿时五内如焚,急的吃不下饭。
金城公主再次劝谏:“赞普啊,看起来咱们吐蕃大势已去,天命归于大唐,为了不让将士们白白牺牲,咱们还是主动归降吧?”
“唉……容我再斟酌一番!”
满脸憔悴的尺带丹朱依旧拿不定主意,长吁短叹,一个晚上看起来老了将近十岁。
“赞普啊,你看咱们的耕种、冶铁、佛经、文化都是从大唐传来的,归顺大唐对咱们吐蕃只有好处,咱们就不要逆天而行了吧?”
金城公主在旁边苦苦劝谏,整个晚上陪着丈夫,给他分析利弊,告诉他降唐的好处。
天亮的时候,尺带丹朱终于下定了降唐的决心,并且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吐蕃依旧保留国号,只做大唐的藩属国,称臣纳贡,但大唐不能插手吐蕃的人事与军事。
第二:大唐不能胁迫以后的吐蕃赞普往长安送质子,要以德服人,并每隔几年往吐蕃派一些工匠传播先进的文化。
第三:大唐应该给每一位赞普婚配一个公主,促进两国之间的血缘关系,作为回报,吐蕃赞普也可以把宗室子女嫁给大唐的皇子。
听了丈夫的条件,金城公主有些为难,再次商量:“赞普啊,你这条件有点苛刻,妾身怕无法说服大唐皇帝,你还是修改几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