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仙锦城警告后,淮南王等人更不敢作声了。
他们虽然强大,但还没有对抗所有诸侯国的勇气。
“戎狄蛮夷已经收服几十年了,之所以还有战乱,还会危及我大元,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
仙锦城声音洪亮,清晰的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景天想出了两个解决之法,第一是赐予属国君主‘仙’姓,让他们正式成为我大元诸侯,成为我们的家人。”
“这怎么能行?无功受封,怕是难以服众。”
“奴国凭什么与我们平起平坐,祭拜我们的先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诸位王叔王兄稍安勿躁。”仙锦城抬手压下议论声,淡淡道。
“三十六属国一直由四位天王管制,他们最有发言权,不如听听他们的意思。”
“回禀圣帝,臣认为诸王说的不错,无功受封,难以服众。”北城王第一个坐不住了。
他阻拦不住刘十九认亲,但绝不能将属国让出去,没了属国的供给,他北地的产出,很难供养现在规模的军队。
到时候都不用外人来打,他自己就要解散大部分军队,早晚会沦为寻常诸侯。
“是啊,属国非但无功,还有过错,若是赐姓封王,确实难以服众,本帝也没法和先帝还有列祖列宗交代。”
仙锦城认可的点了点头。“淮南王叔,镇东王叔,你们二位怎么看?”
“回禀圣帝,老臣认为不该封赏。”镇东王率先开口道。“刚才辰王说的不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算封赏了,怕是这些蛮夷也不会懂得感恩。”
仙锦城又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淮南王的身上。
“回禀圣帝,老臣认为属国君主并非都是没有教化的蛮夷,也并非都有过无功。”淮南王躬身上前,沉声道。
“其他三地的属国老臣不知,但淮南的属国君主们老臣十分了解。”
“这几十年他们埋头劳作,教化子民,积极纳贡,并无相互征战与侵犯大元的迹象,老臣认为他们有功而无过,可以分封。”
“他们得到圣上的分封定会感恩戴德,更加勤恳的治理属地,融入大元。”
淮南王的话让大殿内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轰鸣的议论声。
“有一点功绩就要封王,那我们几辈人的付出又算什么?”
“我认为还是辰王和镇东王说的在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封王只会留下更大的隐患。”
“淮南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属王有功有过,不能一概而论。”
“奶奶的,戎狄蛮夷,狼子野心,自古有之,让他们成为诸侯王,我第一个不同意。”
……
“咳咳……”仙锦城轻咳两声,再次压下嘈杂的议论。“青丘王叔息怒,诸位稍安。”
仙锦城顿了顿,看向仙霄荇。“霄荇王弟,你西州也镇压着九大属国,不知你意下如何?”
“回禀圣帝,无论是诸侯王还是属王都是大元的臣子,圣帝的臣子。”仙霄荇朗声道。“既然是圣帝的臣子,一切自然要听圣帝做主。”
“若有臣子胆敢忤逆君意,定是有了不臣之心。”
“霄荇王弟言重了。”仙锦城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诸位王叔只是说出自己的意思,并无忤逆本帝。”
“好了,既然这个办法诸位意见不同,那我们就说下一个吧。”仙锦城踱步道。
“景天提出的第二个办法与本帝不谋而合,本帝是赞同的,不过还是想听听各位王叔的意思。”
仙锦城瞟了一眼看热闹的刘十九,沉吟道。“景天说人心隔肚皮,属国的君主们虽然有好的,但保不准是装出来的。”
“而诸王忠于大元几十甚至几百年了,这份忠心有目共睹。”
“所以他提议,将属国分封给诸王,让诸位王叔王兄取而代之,大元当能永固。”
“分封给我们?”
“这个主意好啊!”
“那该怎么分呢?”
……
听到诸侯的声音,淮南王的双眸眯成了一条缝,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知道这不是刘十九的主意,这是仙锦城筹谋二十年的结果。
他宁愿让属国成为诸侯国,也不想将他们分封给诸侯。
这些诸侯虽然很多表面支持他,甚至追随他,但那是在他效忠大元的情况下,若是他表现出造反之意,定会遭到围攻。
“淮南王叔,此事你怎么看?”
听到仙锦城的问话,淮南王微微一笑,拱手道。“老臣一切听从圣帝安排。”
“北城王叔呢?”
北城王狠狠瞪了仙霄荇一眼,他那番话,再加上仙锦城提前表态,已经让他没有反驳的余地。
仙锦城看似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其实已经把此事敲定了。
这个时候谁出来唱反调,就是有忤逆之意,不臣之心。
“臣,臣……圣帝做主吧。”
“老臣愿意全力配合圣上。”镇东王主动开口,仙霄荇也连忙表态。
“圣上,若是属国有反抗之意,臣弟定会调动西州兵马,全力镇压,配合王叔王兄们平定属国,保大元永固,千秋万代。”
“好,好啊。”仙锦城拍手叫好,亲自走下高台,接过仙霄荇手里的牌位,恭恭敬敬的将其摆在了先帝灵位的下边第一个位置上。
“平西王叔选了一位好继承人啊,西州未来定会繁荣昌盛!”
仙锦城对着平西王位拜了拜,回身郑重道。
“霄荇,既然平西王叔选你继承了王位,那以后你就是新的平西王了,稍后本帝会让冯毅送去封书,希望你能将西州治理好。”
“臣叩谢圣帝,圣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仙霄荇跪倒在地,心里压着的大石头终于移开了。
他知道仙锦城要收拾四大天王,他最怕的就是第一个挨收拾,现在能顺利继承王位,就证明他不是第一个。
只要不是第一个,他就还有机会保全西州,就算不如以前那般强大,但总比被灭了要好。
“臣弟定会听从圣帝的教诲,忠于大元,勤于政务,爱戴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