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更多线索,小王决定再次询问大厦的保安和保洁人员。他首先找到夜班保安李保存,除了之前了解的情况,李保存又补充道:“昨晚 9 点半左右,我在 b1 层巡逻时,看到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人从电梯里出来,低着头,看不清脸,手里好像拎着一个黑色袋子,当时我以为是加班员工拿的文件,没多想。现在想想,那人说不定就是开黑色轿车的人。”
随后,小王找到负责 b2 层清洁的保洁员刘阿姨。刘阿姨回忆道:“今天早上我去 b2 层打扫,在尸体发现点附近的垃圾桶里,看到一个空的矿泉水瓶,瓶身上还沾着点灰尘,我以为是员工扔的,就顺手清理了。现在听你们说有案子,才觉得可能有问题。” 小王立即让队员去垃圾桶周边勘查,却没有找到更多痕迹 —— 垃圾桶已经被清理过,无法提取到有用信息。
询问其他保安和保洁人员时,得到的信息大多重复且模糊。白班保安王师傅说:“最近几天没看到陌生人员频繁进出大厦,不过有个穿灰色外套的男人,连续三天都在大厦门口徘徊,像是在等人,不知道跟案子有没有关系。” 保洁员张叔则表示:“没发现什么异常,就是 b2 层的消防通道门,最近总是关不严,我以为是门坏了,还跟物业反映过,没人来修。”
傍晚 6 点,天色渐渐暗下来,小王带着队员回到监控室,继续查看剩余的监控画面。直到晚上 10 点,他们将大厦近三天的监控全部看完,除了那辆遮挡号牌的黑色轿车和穿黑色连帽衫的可疑人员,再也没有发现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死者身份还是没确定吗?” 小王揉着发酸的眼睛,问身边的队员。队员摇摇头:“我们查了大厦的员工登记信息,没有叫陈峰的人,科创公司也联系不上,不知道是不是皮包公司。死者身上没有身份证、银行卡等能证明身份的物品,手机还在充电,开机后需要密码,暂时无法获取里面的信息。”
小王叹了口气,走到窗边,看着大厦外的车水马龙。虽然找到了遮挡号牌的黑色轿车和穿黑色连帽衫的可疑人员,但线索依然有限 —— 黑色轿车的具体车型、去向不明,穿连帽衫人员的身份无法确认,死者身份更是毫无头绪。他拿出手机,给李明汇报情况:“李队,监控查到一辆遮挡号牌的黑色轿车,昨晚 9 点 15 分进入 b2 层停车场,9 点 50 分驶出,往城西方向去;还发现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可疑人员,但身份不明。询问保安和保洁,没有更多线索,死者身份暂时无法确定。”
李明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道:“先把黑色轿车的特征和穿连帽衫人员的体貌特征发给交警部门和周边派出所,协助排查;死者手机尽快送去技术科破解,看看能不能找到身份信息;明天一早,再去科创公司注册地址核实,务必确认该公司是否存在,陈峰是不是真实员工。”
挂了电话,小王回到监控室,看着显示屏上定格的黑色轿车画面,心里清楚,这起地下停车场命案的侦破依旧任重道远。遮挡号牌的车辆、穿连帽衫的人员、关不严的消防通道门,这些碎片化的线索,何时才能串联成完整的证据链?死者究竟是谁?凶手又为何要杀害他?无数疑问在小王脑海中盘旋,他只能默默期待,明天能有新的突破。
晚上 11 点,小王带着队员离开东方大厦,监控室的灯光依旧亮着,显示屏上的画面还在循环播放着过往的影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隐藏在这座大厦里的秘密。而小王知道,只要不放弃,继续从细节入手,终将揭开案件的真相,让正义不缺席。
与此同时,刑侦支队解剖室的恒温系统稳定在 16c,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与轻微腐臭混合的气味。载着东方大厦地下停车场尸体的冷藏车缓缓驶入解剖通道,两名工作人员穿着厚重的生物防护服,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抬到解剖台上。尸体仍保持着在停车场发现时的蜷缩姿势,黑色外套和深蓝色牛仔裤上沾着少量灰色地砖灰尘,口袋外翻,右手手指关节处的擦伤在无影灯下格外明显。
“准备解剖器械,先做尸表检验,重点记录尸僵、尸斑、体表损伤、衣物残留和附着物,尤其是手指关节的擦伤和指甲缝里的粉末,要和现场勘查的样本对应上。” 张林戴着双层乳胶手套,声音透过防毒面具传出,沉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助手小林早已按顺序排开解剖盘,手术刀、镊子、体温计等器械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旁边的标本瓶里分别装着生理盐水和防腐剂,随时准备收集各类检材。
小林用剪刀小心剪开死者的黑色外套,尸体的上半身逐渐暴露。尸体呈轻度腐败状态,全身皮肤苍白,仅在腰背部有少量暗紫红色尸斑。“死者为男性,年龄初步判断在 35-40 岁之间,身高 172cm,根据胫骨长度测量结果推算,误差不超过 0.5cm。” 小林一边用软尺测量尸体各部位尺寸,一边在记录板上快速书写,“全身尸僵主要分布在颌面部、静部和上肢肌肉,下颌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呈半屈曲状态,按压有轻微阻力,说明尸僵处于形成中期,符合死后 12-18 小时的特征;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腰背部、臀部及大腿后侧未受压部位,指压可短暂褪色,边缘模糊,符合死后 6-12 小时尸斑扩散期的表现,但因解剖室温度较低,尸办发展速度比常温环境略慢。”
张林蹲在解剖台旁,用解剖针轻轻触碰死者的手指关节,观察皮肤的弹性。“立即测量直肠温度,对比环境温度,计算温度差。” 他叮嘱小林,随后用镊子夹起死者右手手指,对着无影灯仔细观察关节处的擦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