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山到码头,熟练的喊了辆车,就拉着货往饭馆赶去。。
肖大山到饭馆的时候,王掌柜的正在悠悠闲闲的擦着柜台。
“王老兄,忙着呢?”肖大山出声打招呼。
王掌柜的看到肖大山眼睛一亮,连忙上前,等看到肖大山身后的拉车上的酒坛子那脸上的笑容就更加的浓郁了。
王掌柜的高声的招呼了声,从后厨来了小赵和小夏帮忙搬着酒。
搬完了酒,两人连忙去了后厨开始忙碌。
肖大山着急回村,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和王掌柜的对了酒的数量,然后拿了钱就要走。
王掌柜的本来还准备说两句,但是也没来的急,只听到肖大山留了句,家里弟弟隔半个月会送秘制调料来。
回去的路上,肖大山照例去了粮铺买了粮食和一些种子,然后叫了车,运到码头,上了船回村。
这次肖大山到码头就没那么好运了,没遇到靠山村的人,肖大山也不急,等了半个时辰,果然,就遇到有出村办事的人回来了,还是老熟人。
“李婶,劳烦您帮忙看一会,我先送一些回村。”李婶连忙应道,找了个地休息。李婶这是从娘家刚回来,一路奔劳,也累的很。
肖大山熟练的扛起粮食,大跨步的往村子走去。
“春娘。”肖大山一到家就呼喊春娘。
春娘听到声音,连忙抱着孩子从屋里出来,“大山,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按照脚程,肖大山这回来的也太快了,路上是没耽误啊。
“想你了,听你的话,路上没耽误就回来了。”肖大山去厨房喝了口水,接着说,“我还买了些粮食,现在还有一些在码头,李婶帮我看着呢,我得赶紧去了。”
“要不要我陪你。”
“不用,我这一趟就能搬回来。你就在家等着我。”
“好。”春娘等肖大山走了以后,才恍惚的想起了,刚刚肖大山说的话,想你了。不由的脸泛起了红。
肖大山脚程快的很,很快出现在李婶身边,扛起粮食,和李婶结伴回村。
回村路上两人闲聊。
肖大山这才知道,李婶这次是回娘家了。也难怪,这个点,村里要该进城的都已经进城,出现在码头也就肖大山这种急着回村的人。肖大山之前在码头等,也是想看看能不能遇到来青山书院找活干的人。
“大山啊,不是我说,你找个时间,带着春娘回娘家一趟。你们如今也有孩子了,好歹也该去坟山告知一声。”李婶知道,这年轻人不懂这些,还是提醒下。
“李婶,再说吧。”肖大山之前听春娘提过一嘴,不过,那时候山下乱,一家人在村里也出不去,现在嘛,肖大山怕是自己没时间跑这一趟了。
“哎,你们也是没办法。”这一点,李婶很理解,春娘娘家除了叔伯长辈还在,其他的至亲长辈都不在了,自己要不是老娘还在,想必李婶也不会回娘家了。
两人在村口分开,肖大山到家,春娘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肖大山把粮食放好,拉了竹凳子坐在门口,和春娘说起回娘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