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十七个小时跋涉后,月球车终于缓缓驶入了普尔巴赫环形山。
坐在月球车里的刘远,紧盯着导航仪上的信息,心情愈发沉重。他发现,月球车上的电力和氧气储备都已经所剩无几。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补充资源的方法,他们的生命将会面临巨大威胁。
刘远心中暗自思忖:“万一国际月球基地中的设施无法正常使用,那我们几个可就真的死定了。”尽管他们成功关停了逐月三号发动机,但由于无法与飞控中心取得联系,他们对目前的具体情况一无所知。
正当刘远满心忧虑之际,月球车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晃动起来。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其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坐在一旁的黄静突然指着远处的一片阴影,大声喊道:“老刘,你看那边!”刘远闻声望去,只见那片阴影处似乎呈现出一片建筑的轮廓。
他心头一紧,连忙在周建刚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小周,那边好像是基地,赶紧靠过去看看!”周建刚立刻操纵月球车,朝着那片阴影驶去。
随着距离的拉近,大灯的光芒照亮了那一片区域,果然是国际月球基地!
国际月球基地,始建于2025年。起初,仅是龙国与俄国携手合作打造的一个综合性科研站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沙特等国家纷纷加入其中,共同为这座基地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这个原本规模较小的科研站逐渐壮大,最终更名为国际月球基地。
在其最为辉煌的时期,基地内曾活跃着多达四百多名宇航员。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在建设逐月一号时,基地中的一部分基地舱被迁移至坎帕努斯山,以满足该项目的需求。
一直到了2051年,卫星发动机的智能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得建造效率大幅提升,也导致了驻站人员数量的逐渐削减。
“你们先在车上待命,我下去看看。”刘远一边说着,一边迅速穿好宇航服。出于节约氧气,他决定独自一人在基地里探索一下。
在基地内,刘远惊喜地发现,基地之前留下的备用能源装置竟然还能正常工作,恰好可以为月球车补充能源。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基地的维生系统依然完好无损,仓库里还保存着大量的食物和药品。这些发现让刘远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小高有救了!
刘远一脸凝重地说道:“基地的设施都还完好无损,小周,快去把车开过来,我们得赶紧先把高杰送去治疗。”
听到刘远的指示,几个人迅速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高杰搬进了基地。黄静立刻准备为高杰进行手术,幸运的是,医疗舱内保存的合成血液还能正常使用。
刘远主动承担起给黄静打下手的任务,而周建刚则被他派出去,去检查一下基地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在低重力的环境下,手术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黄静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手术进行得异常顺利。注射了镇静剂后,高杰已经沉沉地睡去,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手术结束后,刘远关切地对黄静说:“小黄,你一定累坏了吧!来,喝点水,休息一下。”说着,他递过去一瓶水。
黄静接过水,“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然后说道:“老刘,高杰目前算是暂时没事了。不过,在月球这样的环境下,他的伤口很难愈合,我们还是得想办法尽快把他送回地球去接受更好的治疗。”
刘远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说:“可是现在我们和飞控中心失去了联系,基地里的通讯装置也不知道能不能修好。要是能修好通讯装置,我们就可以向地球请求救援了。”
就在这时,周建刚像一阵风一样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满脸兴奋地大声喊道:“老刘,你绝对想不到我发现了什么!我在基地里竟然发现了一艘登陆舱,而且还是法国 48 年送上来的!虽然看上去有点破旧,但是我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它居然还能正常使用!”
听到这个消息,刘远的眼睛猛地一亮,他立刻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兴奋地说道:“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两人急匆匆地赶到飞船停放处,刘远围着登陆舱转了几圈,仔细观察着它的外观和结构。经过一番检查,他们惊喜地发现,飞船的核心系统基本上都还完好无损,只是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维护和修理就可以重新启动了。
然而,当刘远看清登陆舱里面的设置时,他的脸色突然一暗,原本的兴奋瞬间被一股忧虑所取代。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刘远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他的眼神变得越发坚定起来。
刘远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开始指挥大家对飞船进行抢修。他迅速组织起所有人,包括原本负责照顾伤员的黄静,也被他拉来一起参与到这项紧急任务中。
大家在基地的仓库里翻找着,终于找到了一些备用零件。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娴熟的动手能力,他们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对登陆舱进行修复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登陆舱的各个系统都被修复完毕,重新启动的按钮被按下,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登陆舱的引擎发出了低沉的轰鸣声。
在安装好最后一个氧气罐后,刘远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转身对众人说道:“就算我们无法返回地球,但抵达领航员空间站应该不成问题。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