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有赐,筹赏臣工。”
“济王赵栩,功勋第一,赐,九环金带,四爪金龙冠,府邸院墙加高一尺二,仅次于大唐帝王之宅。”
这一项封赏,所有人都不感觉意外。
虽然济王并非最初的几个核心臣子,但是济王闺女十四岁的时候就进了杨家,那时候杨一笑仅仅是个童生,连第一笔财富都还没有赚到。
后来杨一笑慢慢崛起,固然离不开老唐老宋等人辅佐,但如果臣子们对比开国功勋,济王一个人的功劳就占了三分之一。
这位王爵不但一直鼎力资助杨一笑,而且还把自己的封地贡献给了大唐。
最关键的是,他用自己的兵马帮大唐开疆拓土打下了整个山西道。
因此,济王第一个被封赏,这不只是杨一笑的态度,同时也是所有重臣对济王的敬重。
只不过,如今的济王已经封无可封了。
当初就被封为一等亲王,坐镇两个道的行军大总管,这已经是大唐臣子的最高成就,因此不可能再增加实权类的封赐。
故而,封的全是虚名性质的荣誉。
“比如九环金带,又比如四爪金龙冠,这都是荣誉,不代表实权。”
只听刘伯瘟的清越声音继续念诵帛书,道:“济王赵栩,劳苦功高,本该特赐皇城骑马,朕改之为乘坐牛车。”
“一等王爵之位,已是臣子至高,所获功绩,荫其子嗣。”
“特赐,拔擢济王嫡长子,入朝堂户部,度支郎中之职,从五品上,权同四品。”
天下各方势力,对此瞬间了然。
都是千年的狐狸,对于皇权分治的手段不陌生。
户部,原本是超级门阀李氏掌控的地方……
虽然现在的李氏已经和大唐利益深度捆绑,基本上不存在反叛或者卖国的愚蠢行径,但是,皇权治下不允许一家独大。
因此,济王的嫡长子被塞进了户部,官品也许不高,位子极其重要。
度支郎中之职,负责朝廷预算,以及军费开支流向,等等等等……
这乃是实权中的实权,类似于后世京城的实权司长。
……
各方势力听到这个封赐后,第一时间偷偷观察李氏之人的表情,可惜他们没看出任何的不满,李氏几位官员全都面色平静。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封赐本就是李颖达老头子主动向杨一笑提出来的。
并且,李老头言之凿凿这是整个李家的共同谏言。
作为超级门阀,李氏真的比别家聪明,不但知道进退取舍,而且还懂得收敛。
整个户部如果掌控在一家之手,天长日久之下必然慢慢滋生问题,总有一天,满朝文武要开始仇视,最关键的是帝王,决不能允许户部被人掌控。
因此李氏主动要求户部改制,请求杨一笑调派官员进入户部。
其实,这一次主动提出要求的不止李家……
只听刘伯瘟继续念诵道:“济王次子,继承家业,将来承袭王爵之位,现下暂封县男之爵,加官,从五品,淮南道徽州知州,协助淮南行军大总管治军治政。”
“济王三子,受父王功勋荫之,拔擢为官,入朝堂吏部,从五品官秩。”
“济王四子,受父王功勋荫之,拔擢为官,任青州通判,协助青州府尹治政。”
仅仅济王家的子嗣,安排的便十分巧妙。
接下来,刘伯瘟开始加快语速宣读更多的封赐,而关于每一家的封赐,都可看出大唐朝臣体系的刻意调整。
“中书省宰相,宋老生,移除国侯之爵,加封开国国公。”
“长子宋寄远,受功勋荫之,拔擢为官,从六品,任职户部钱粮调拨司,第三司使。”
“次子,三子,各受荫之,任县丞,从七品。”
整座朝堂大殿,人人屏气凝息。
关于宋老生的封赐,同样没出乎各方意外,大唐当初开国之时由于国土不够,所以封赐国公很容易引起嘲讽,因此,那时候几位核心重臣都是封为侯爵。
现在大唐已经占了半壁江山,属于中原北部最强大的霸主,自然可以封赐国公,并且各个重臣都可能被加封。
最主要的是,趁机培养下一代。
大唐既然册立储君,那么就要为储君着想,在册封大典上拔擢各家年轻一代,用意不言而喻是给储君培养班底。
果然……
只听刘伯瘟继续宣读:
“门下省宰相,唐青云,移除国侯之爵,加封开国国公。”
“因其嫡长子年幼缘故,尚不合适重担于肩,特赐入宫读书,为东宫储君之伴。”
这一项封赐,同样不出意外。
然而,接下来一份封赐让所有人哗然,并且,瞬间引发了所有人的震惊。
“大唐三省,尚书省一直空缺,时至今日,该补足也。”
“朕,中原正朔帝王,曾于一臣允诺,许其尚书执宰。”
“趁此国朝大典,册封储君之时,向天下昭告,大唐尚书省补缺也。”
“特封赐,秦桧,县伯之爵,尚书省宰相,协同三省,共管六部。”
“再赐一职,东宫讲授,协同太子之师,共为国之储君师长。”
“钦此!”
嗡的一声,整座大殿瞬间嘈杂。
卧槽,卧槽卧槽。
没听错吧,没听错吧?
秦桧,被封为大唐三省之一的尚书省宰相?
这这这,这家伙明明是南云的宰相啊。
就在所有人的震惊之中,只见一个家伙从南云使节阵营里面冲出来,赫然正是秦桧,举着手连连高呼,道:“我我我,在这里,在这里,哈哈哈……”
猛然,只听唰的一声,这家伙跪地一个滑轨,竟然在粗糙的地砖上滑出五六步远。
恰好滑到小虎头的身前。
砰的一声,这家伙磕头在地,明明刚才还满脸兴奋,转瞬之间已经换成激动而泣,一边磕头一边嚎啕大哭道:“陛下,我的陛下啊,臣总算盼到了,盼到了哇……”
“陛下您放心,臣知道怎么做。”
“三省宰相,臣列其一,定要为陛下分忧,管好六部各项政务。”
历史上的秦桧,那确实是个大奸臣。
即便是杨一笑穿越的这个时代,秦桧在南云那边的名声也不咋地,弄臣,小人,各种骂声络绎不绝。
然而,这厮沾了杨一笑穿越的光,他没像历史上那般,害死了国人心中的忠臣岳飞。
最主要的是,这厮是真的有才能。
当初他就跟杨一笑说过,一个王朝不能全是忠臣,必须有坏蛋存在,才能帮皇帝干一些黑活。
刘伯瘟虽然够狠,可老刘肩负好几样重任,忙不过来,精力也跟不上。
况且,老刘不适合朝堂争斗,毕竟开国重臣之间太熟了,大家都是最初追随杨一笑的人,故而,老刘在等闲的小事上肯定不愿意争。
老刘如此,几位重臣也如此……
所以,大唐朝廷需要一个像秦桧这样的货色。
够坏,但是心思精明,性子属鲶鱼,喜欢乱搅和,最主要的是,这厮的才干十足。
……
只见秦桧砰砰磕头,眼泪汪汪的谢恩。
他这几年真是怕了,心里一直在忐忑,毕竟大唐发展的速度太快,经常有大名之辈投奔,秦桧很担心啊,担心杨一笑不再用他这种人。
幸好,终于被他盼到今天的封赐。
嘿嘿嘿嘿,尚书省宰相啊!
洪武陛下没有忘了他,陛下信守当初的承诺,真的用他这个坏蛋,真的把他拉入大唐。
这厮心里兴奋无比,脸上却垂泪涔涔,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断给杨一笑磕头。
各方势力全都看傻了……
就连大唐一方的官员也纷纷皱眉。
这样一个不顾廉耻的家伙,竟然被陛下封赐为宰相之职,按说以陛下的性格不该如此啊,莫非是和南云有着什么私下盟约不成?
否则的话,秦桧身为南云宰相怎能加入大唐?
这么做等于是打南云的脸啊。
便在所有人暗暗揣测之时,终于听到杨一笑缓缓开口,道:“秦桧,你且听好了。”
杨一笑看似是让秦桧听,实则是让各方势力解惑。
“朕之所以信守承诺,是因为欣赏你的才干,此次加封与你,并非强索南云之臣入我大唐……”
“而是朕和云帝多次通信,对于你的归属做过商量。”
“前两个月的时候,大唐与南云共同出兵,共计打下十一个州域,按约定当分给南云五州。”
“然则因为朕要索取云帝之臣,故而向南云额外分润一个州。”
\"我大唐入手五个州,南云的收益变成六个,秦桧,你很值钱啊,朕付出一州之地,把你从云帝那边换过来。\"
“除此之外,朕还撕毁了一张借条……”
“那借条的数字,乃是一百万贯,天下人都知道,这一百万比一千万还值钱,因为,朕靠着这一百万向云帝收过很多次利息。”
“然而因为你,这一百万的账目终于被平了。”
“秦桧啊,汝真的很值钱,莫要辜负朕的付出,汝要为大唐奉上你的才干。”
其实,杨一笑这番话有真有假。
赵构渐渐年长,雄心不比以前,杨一笑心知肚明,将来只要不出意外的话两家会和平相融。
因此,他继续盘剥赵构没有意义。
并且,他从现在开始要反过来暗中帮助赵构,让赵构在南云大肆稳固皇权,尽最大的努力把门阀阶层往下压。
赵构做的越好,将来大唐受益越多。
而倘若赵构能让几家或者十几家门阀衰败,那么大唐吞下南云之后再打压门阀会更简单。
总之一句话,翁婿两位帝王已经达成默契……
明面上各自为政,其实已经相互联合!
正是基于这个前提,秦桧在哪边当宰相都一样,现在把他弄来大唐,是因为杨一笑要开始在朝堂上增加一个坏蛋。
一潭清水不适合王朝的有序发展,必须有条鲶鱼在里面搅浑才好。
这条鲶鱼,必须够坏,但是,光坏不行。
位列三省宰相,没有才干肯定干不好,即便是专门用于朝争,也得是个拥有争斗手腕的人物。
放眼当今天下,秦桧最为合适。
最关键还有一点,这厮也能帮着教导小虎头。
储君不但要学习治国,还要懂的掌控人心,如果只学好的不学坏的,将来必然会被臣子们蒙蔽哄骗。
所以,杨一笑额外对秦桧加赐,他让这个坏蛋任职东宫,职务仅次于太子之师的讲授。
又一个历史名人,被杨一笑纳入麾下……
虽然是个千古骂名的坏蛋,可这个坏蛋用好了也有奇效啊。
况且,这厮现在没害死岳飞!
……
【第一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关于秦桧的剧情,稍微写写一点吧,毕竟很坏,所以稍微写写就算了,咱们没必要洗白他,让他继续当个坏蛋黑手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