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后世的说法作为形容,古代大朝会便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国家级大戏。
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彰显。
大朝会从黎明之时开始,一直到日暮苍苍才结束,是古代王朝的最高规格朝会仪式,涵盖着政治象征、外交威慑、礼乐民声等诸多意图。
啪,啪,啪!
当庞大的队伍进入皇宫,矗立在宏伟的天元大殿之前,忽然听到三声清脆响动,循声看去发现是一个青年。
那青年身穿大唐特有的鱼鳞甲胄,手里攥着一根黄澄澄的特制长鞭,日光照射之下,反射金色光芒。
长鞭抽动三下,在古代叫做静鞭。
此乃金丝编织的鞭子,长度足足有三丈之多,很难凌空抽响,所以只能抽地,金鞭极为沉重,砸地之声犹如霹雳。
非武勇之辈抡不动,抽三下能把人累趴下。
但是,那青年抽完三鞭之后,不但昂身而立,并且气息沉稳。
如此看来,竟然又是一个少有的猛将……
金鞭,静鞭。
这三声鞭响告诉所有人,保持肃静和恭敬姿态,因为,马上就要开启大朝会了。
于是,原本稍微嘈杂的声音顿时降落下去。
只不过,终究还是有人小声的窃窃私语着……
比如金国一方的使节们,此时便在悄悄的议论,道:“大家看看这个青年,是不是感觉非常眼熟?”
“当年幽州大战之时,中原各地驰援杨氏,这青年的战力吓死人啊,他斩杀过咱们金国的三个万夫长。”
“据说,此人是一个山林悍匪……”
“那次幽州大战之后,这青年重新回归山林,他并没有加入杨氏接受封赏,而是把战功全都换钱带走了。”
“奇怪啊,怎么今天突然出现在皇宫里!”
“而且看他现在身穿的鱼鳞甲胄,手持大朝会礼仪所用的金鞭,这是皇宫宿卫之首的象征啊,按说应该是杨一笑的女婿才有资格。”
“但是杨一笑才多大?他最大的一个女儿才九岁吧?”
“按说不可能现在就嫁人,这青年不可能是女婿呀。”
金国使节们十分迷惑。
草原底层牧民也许不懂中原礼节,但是狼族的上层贵族全都学习中原,甚至有些人号称汉通,对中原礼仪比汉人懂的还多。
比如皇宫的宿卫制度。
中原历代王朝,为求帝权稳固,皇宫之中的羽林卫将领需要精挑细选,基本都是最为亲近的勋贵子弟负责担任。
这些勋贵子弟要么享受皇权庇护,要么直接就是皇族的年轻子侄,他们的利益来自于皇家,因此忠心方面有着保障。
驻守皇宫,保护帝王……
由于都是亲近的子侄,因此夜里能在宫中守卫,只不过,后宫之内是不允许夜间进入的。他们驻守的地方,是皇宫的外围部分。
这便是宿卫。
宿卫之首,皆是近亲,尤其是最近一两百年,基本上都是皇帝的女婿担任。
……
金国使节在悄悄议论,南云使节同样在窃窃私语。
只不过由于南云最近和大唐关系好的缘故,所以南云对于大唐之事比金国知道的多,比如对于这个手持金鞭的青年,南云一方的很多人都认识他。
尤其是岳飞等人,看向青年的眼神都带着亲切。
一个南云的文官悄悄挪动脚步,凑到岳飞身边低声求解起来,问到:“岳将军,可否给老夫解惑,此人是谁啊,老夫看你们似乎认识他。”
这官员说着一停,不等岳飞回答再次开口,又道:“大朝会这个静鞭礼仪没问题,乃是皇帝即将登临之前的告知,然而让老夫纳闷的是,按说持鞭之人应该是宿卫之首……”
“而宿卫之首的身份,必须是帝王之子侄。”
“又或者,是帝王的女婿。”
“杨一笑的子侄不多,凡是世人熟悉之辈都已经名动天下,但是,这个青年却从未听说过。”
“岳将军啊,老夫见你们看他的眼神亲切,莫非,是熟人不成?”
对于这个官员的试探,岳飞等人并不予以隐瞒,反而几个南云武官纷纷点头,微笑着压低声音道:“尚书所猜,确实如此,我们和他很熟悉,当初曾经是军中同袍……”
原来这官员是云朝礼部尚书。
他见岳飞等人承认,立马又压低声音追问,道:“是不是当初的幽州战事?老夫记得你们那时候驰援过杨氏。莫非,是在那次战事之中和这青年结识?”
岳飞再次点点头,仍旧是毫不隐瞒,直言相告道:“尚书大人你猜的还是没错,我等确实在那次大战之中结识。”
他说着看向青年,语气之中带着感慨,又道:“幽州之战,杨氏抗金,天下志士纷纷北上驰援,既有贩夫走卒也有绿林豪杰。而这一位小兄弟的出身,乃是落草在山西道的一个悍匪。”
“只不过他虽然是个匪寇,但却有着保我中原之心。”
“当他得知狼族猛攻幽州的消息,他竟然拜别躺在床榻上的老母,决然北上,驰援杨氏。”
“那时候,他才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但却一人一刀北上,只为驰援而不畏身死。”
“自古燕赵之地,慷慨悲壮志士啊。”
“那一次大战,前后持续两个月之久,我们各方驰援的好汉为了杨氏而血战,同时也是为了守住中原的门户而战,所有人全都在悍不畏死,只为了守护汉人族群不做亡国奴。”
岳飞说到这里,又是感慨一声,再次道:“这位兄弟,战功卓着,他在战局最危险的时候报名参加死士营,与岳某等人一起组成冲击狼族的铁骑尖刀队……”
“那一日,我们二十七个将领悍然冲出,总共只率领两千人,个个都有决死之念。”
“这位兄弟一骑绝尘,冒着弓矢直冲狼族中军,当那一刻,整个战场都是潮水一般的敌人。我们听到他狂吼大喝,请我们帮他冲袭大纛。”
“大纛,他要冲击狼族的大纛。”
“要知道那可不是普通的军队大纛,狼族在幽州的兵力高达几十万啊,即便是岳某这种血勇之人,在那种大战之中也不敢生出冲击大纛的念头。”
“然而,他敢……”
“出身悍匪,果然悍不畏死。”
“在他的狂吼之中,我们二十七个将领皆把生死置之度外,帮他左冲右突,助他奔袭向前。”
南云礼部尚书听到这里,整个人显然被描述的战争吸引,忍不住问道:“如何,结局如何?”
岳飞微微吐出一口气,轻声道:“三个万夫长,死在他刀下,他自己冒着弓矢冲阵,身中两次冷箭外加七刀,然而,他冲破了狼族大纛卫的防守,他狂笑着砍断了完颜璟的大纛帅旗。”
嘶!
南云礼部尚书倒抽一口凉气。
夺旗啊,破天战功。
最关键的是,这不是普通小型战斗的夺旗。
当年幽州那一次大战,堪称是血肉磨盘一般,狼族投下数十万大军,杨氏则是精锐家底齐用,在那种规模的大战里,竟然能做到冲阵夺旗。
这位礼部尚书的目光震撼,忍不住又压低声音问询,道:“岳将军,老夫还有一个问题,大唐宫中宿卫,看来是以此青年为首了,然而,他是悍匪出身……”
“这意味着,他不可能是杨一笑的子侄。”
“那么,那么……”
没等礼部尚书问完,岳飞已经微笑开口。
岳飞知道礼部尚书想问什么,因此语气欣然的再次感慨起来:“若想担任皇宫宿卫之首,必须是帝王子侄或者女婿,王尚书,您想问的是他现在什么身份吧?”
南云尚书连忙点头,道:“老夫确有不解,此子莫非,莫非成了杨一笑女婿?”
岳飞悠然一笑,语气越发欣然,道:“当初辛兄弟因为冲阵夺旗而重伤,所以被救下来之后送入医治营。”
“那时候我们杨大帅…额,不对,是大唐的洪武大帝,那时候洪武大帝的义女赵灵儿,在医治营中跟着女眷长辈们照顾伤病。”
“呵呵呵呵,女孩子嘛,崇拜少年英豪。”
“灵儿公主的亲哥哥乃是世间少有的猛将,所以这位小公主一向对普通的男儿看不上,当她突然发现有个少年不弱于她的兄长之时,岂能不让少女的心里感觉到一丝好奇。”
“于是,这位小公主在医治营的时候对辛兄弟颇为照顾。”
“尚书大人,想必你听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女孩一旦对男儿产生好奇,呵呵呵呵。”
果然,南云礼部尚书恍然大悟,忍不住也感慨起来,连连赞叹道:“天赐良缘,天赐良缘呐。”
“虽是悍匪出身,却有冲阵之猛。”
“杨一笑付出一个义女,换来的确是又一员猛将,夺旗啊,这可是能在数十万大军之中夺旗的人物。”
王尚书越发感慨。
然而岳飞的表情却有些不悦,语气微微变冷道:“尚书大人,请恕岳某直言,这不是你想的那种利益捆缚,也不存在什么赐婚性质帝王权术,洪武陛下不缺猛将,他没必要付出义女的幸福。”
“辛兄弟和灵儿公主,乃是真正的情投意合。”
“您刚才那种换来猛将的说法,以后还请多多注意一些,岳某听了没什么,可你不怕被大唐官员听到吗?”
“王尚书,祸从口出啊……”
“大唐天子卫遍布天下,你敢保证你家里没有么?”
王尚书自知失言,连忙拱手表示歉意,不断低声道:“是是是,岳将军提醒的对,老夫糊涂,老夫愚昧,该打,该打,我刚才纯粹的口误。”
岳飞点点头,同样低声道:“静鞭三响之后,帝王即将临朝,尚书大人,咱们莫要出声了,否则的话,对那位陛下不敬。”
王尚书也急忙点头,动作幅度很小的挪回文官那边。
这人抬眼打量着大殿门前的青年,心中再一次生出感慨,暗暗道:“天命所归,大唐真是天命所归啊。竟然又多了一个年轻猛将,竟然又是一个赵云和杨七郎般的猛将……”
最主要的是,这个也年轻的不像话,因此,能为杨一笑的大唐征战数十年。
王尚书不得不感慨,天命真的是在大唐。
……
【第一更送上,山水继续去写,今晚还有更新】
另外,大家别乱猜了,这青年不是辛弃疾,而是,嘿嘿,他和赵灵儿的孩子是辛弃疾。
大唐长公主生孩子的时候,杨一笑亲自给外孙取名,诸位,这情节让你们期待不?历史上的辛弃疾文武兼备,所以老杨教导他诗词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