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渭水河边,贺兰楚石一脸懵逼看着渭水河码头上十几艘大船一动不动停靠在渭水河上,贺兰楚石就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会是这种结局。
这两天贺兰楚石想到无数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比如李世民带的不止五万虎贲军,而是十几万大军。再比如自己猜错了,李世民没有走水路,自己扑了一个空。再比如李世民不顾那么多皇子的安危,执意和自己来个鱼死网破。
可现在他们到了岸边一动不动,既不登陆也不说话,这是贺兰楚石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贺兰楚石仔仔细细看着船上景象,战马,火枪,兵甲,应有尽有,可人家就是不上岸。
就在贺兰楚石绞尽脑汁想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时,一个兵痞火急火燎跑了过来。
“贺兰将军,陛下他从五侠镇登陆了。”
“什么?陛下从五侠镇登陆了?”
听到这消息,贺兰楚石直接傻眼。自己不是没算到他们会分兵,可是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人家分兵过后还能再分兵。
五侠镇?怎么就没设防五侠镇呢?
等等,小舅子候宝不是被自己派到五侠镇去了吗?
李世民从五侠镇登陆,自然是悄摸的。这么一来所带的人就少之又少,甚至只有几十人。
候宝可是有一千兵丁,纵然他再怂包,可拿下几十人不是问题吧?
当初就是不放心小舅子,这才派人跟着前去打探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回来通知。
本来就是无心之举,这下竟然立功了。
看来得赶紧前往五侠镇,拿下李世民是重中之重。到时候就说李世民是自己拿下的,最多分一丁点功劳给小舅子。反正那厮就是上不了台面的小角色,无所屌谓。
“将军,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陛下从五侠镇登陆。”
“候宝呢?他不是带着一千兵丁去五侠镇维持秩序了吗?有没有抓住陛下?”
“小侯将军他阵亡了?”
“怎么可能?陛下他带了多少人?”
听到贺兰楚石问这个,那厮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犹犹豫豫说道:“六人。”
“我去尼玛的,你能不能一口气把话说完?”贺兰楚石一边说一边一脚将那小子给踹趴在地。
“将军,陛下他确实带了六人。可小候将军带的一千人都听陛下的。陛下一声令下,小候将军带的一千侍卫直接将小候将军拿下,然后秦怀道直接一刀砍下了小候将军的首级。”
听到这,猴精的贺兰楚石哪里还会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候宝带的一千人是太子东宫的侍卫,太子东宫的侍卫是李世民精心给太子挑选。
玛德,李承乾这厮到底有什么用?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还没搞定自己的侍卫,这特么的还玩个毛?
等等,候宝带的一千侍卫听李世民的,那剩下的九千侍卫呢?是不是也听陛下的?!
想到这,贺兰楚石直接傻眼。
为今之计一定要拿下李世民,只要拿下李世民,那还有胜利的可能性。
“陛下现在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在五侠镇?”
贺兰楚石说完,仔细想着五侠镇,那只是一个镇子,没有城墙,只要自己带着四万大军冲过去,定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李世民。
“陛下他前往长安城了。”
“陛下前往长安城?怎么可能?他一千人就想攻打长安城?”
“将军,千真万确,陛下确实前往长安城了。陛下还让一个侍卫扛着大木棍,大木棍上吊着个蓝色旗子,跟女人肚兜似的。”
听到这,贺兰楚石心已经凉了。
扛着大木棍,木棍上吊着蓝色旗子。贺兰楚石不停地嘀咕这句话,再想着长安城墙上插满红色旗子,贺兰楚石哪里会不知道这是接头暗号?
陛下在跟谁接头?太子东宫侍卫?
不大可能,太子东宫侍卫紧紧跟着太子,不可能出现在城头上,更看不到城下蓝色旗子。
那陛下在跟谁接头?长安城里没有兵了啊?
守城军?不对,精锐都被抽调完了,就那么几个老弱病残有啥用?
等等,是金吾卫,李君羡的金吾卫。
一万金吾卫,一万太子东宫侍卫,这就是两万,这是陛下在城内的兵力。城外还有五万虎贲军,这仗还怎么打?
自己手下虽然有四万精兵强将,可这又哪里会是五万虎贲军的对手?
虽然老丈人带着一万五千兵出征在外,可那一万五千虾兵蟹将又哪里会是秦叔宝的对手?秦叔宝带的可是一万出征高丽的野战军。
现在自己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这帮皇子,可是自己看来看去也没有魏王,这就说明李承乾这厮根本就没抓到魏王。
魏王可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儿子,没有魏王,还怎么威胁李世民?就算这些皇子都死了,也有魏王接班,李世民说不定真能豁出去。
再一个,长安城内两万人马都是李世民的人,他又有接头暗号,守城的四千老弱病残能成什么事?李世民拿下长安城易如反掌。
到那时,自己的家人可也是在李世民手里。自己能杀李世民儿子,那李世民也能杀自己家人。
此时贺兰楚石知道自己成功的几率已经非常小,李承乾那厮没有抓住他兄弟中最重要的魏王,没有搞定他太子东宫的禁卫军是最大的两个败笔。
如果他的禁卫军不听李世民的,那自己派候宝去五侠镇已经歪打正着拿下了李世民。
如果他能够抓住魏王,只要李世民所有的儿子都在自己手中,自己硬着头皮也还是可以跟李世民硬气到底。
现在呢?李承乾禁卫军不但没能抓住李世民,还听李世民的。最重要的魏王他也没抓住,这还搞个毛?!
此时贺兰楚石在心里已经把李承乾家祖宗十八代都扒拉出来问候一遍。老子可是豁出身家性命跟你干大事,你特么的竟然连自己的屁股都擦不干净,还造反?老子造你奶奶个腿。
投降,必须投降,这是贺兰楚石最后得出的结论。
想到投降,贺兰楚石浑身轻松。
投降也讲究先来后到,先投降是将功补过,后投降是送死,这个道理熟读史书的贺兰楚石再清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