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京师皇城,豹房。

朱厚照坐在软塌之上,手中抓着张浩送来的折子,脸上皆是无尽的笑意,嘴中大呼着,道:“杀得好,行此事还真就得小耗子来做。”

前几日,朱厚照便已经收到了倭寇和海盗悉数剿灭的消息,今日便又收到了悉数斩杀尽浙闽之地勾连倭寇和海盗的商贾和官吏。

张永立在朱厚照身边,带着几分担忧道:“陛下,杨廷和等人正在外面弹劾忠义侯擅杀朝廷命官之事。”

提前这个事情,朱厚照满是不忿。

“哼,小耗子刚到宁波在倭寇手中吃了些亏,他们便一个个跳了出来,后来小耗子接连克敌,倭寇和海盗悉数被剿灭,他们屁话不说了,现在倒是又跳出来了,不见,让他们等着去!”

朱厚照说话,张永自是不敢反驳。

更何况,张永对杨廷和这些酸腐文人也没什么好感。

杨廷和从中午一直等到太阳快落山也没能见到朱厚照,再也憋不住了,直接开口呼喊,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正与一群内伺玩着扑克的朱厚照听到这个恼人的声音,直接愤愤然丢下手中的扑克,不满道:“真是烦人,片刻也不能让人消停。”

只听得杨廷和在外面持续高喊,道:“陛下,忠义侯不经朝廷旨意,便擅自斩杀朝廷命官多人,此乃僭越,如今的忠义侯持陛下至高旨意在外,若不加以约束,是要酿成大祸的。”

说来说去,张浩擅自处理那些事情没经朝廷同意乃是越职。

而只要越职,不管能力如何,必不能重用。

杨廷和扯着嗓子喊了许久,朱厚照也没做搭理。

在他停下片刻之后,张永开门走了出来,走至杨廷和身旁微微一笑,道:“陛下说,私通倭寇本就该死,忠义侯出京便得朕御赐天子剑,更有先斩后奏之权,而且忠义侯处置完全依托律法不曾有任何瑕疵之处,此事众位卿家商讨怕也做不到如此精确,几位卿家莫要操心此事了,现如今倭寇和海盗皆以除去,应该考虑一下忠义侯返京之时如何夹道跪拜相迎了。”

跪拜一词说的尤为清晰。

想起先前与朱厚照打的那个赌,杨颖和堪比吃了苍蝇一般,倭寇和海盗神出鬼没,谁能想到竟如此不堪一击,竟被张浩那个草包弹指一挥间就给灭掉了。

杨廷和现在宁愿承认倭寇和海盗不堪一击,也不愿承认张浩的能力。

“哼。”杨廷和冷哼一声,直接掉头而走。

刚传过朱厚照旨意,你这是在哼谁?

这也是张永大度,不愿在朱厚照面前添油加醋的说些是非话。

不然的话,定让他没好果子吃。

杨廷和从豹房离开后,便与一干文臣去了文渊阁。

一进入文渊阁,便愤愤然骂道:“张浩太不像话了,在浙闽之地搞出如此之大的动静,竟不事前知会于朝廷,最关键陛下竟也以为此事毫无不妥之处,此等谗臣绝不能留在陛下身边。”

杨廷和此举自是得来了一大众文臣的赞成。

从一开始跟着杨廷和的那些人就有不少是出自浙闽之地的。

“对,张浩的处置谁能保证他没有公报私仇。”

“对,是啊,从一开始便是由他锦衣卫去查的,到最后的定罪也是由他完成的,一手遮天之下怎能没有私心。”

“杨公,你说吧,咱现在怎么办?”

“是啊,杨公,你就说吧!”

接连几人开口之后,杨廷和沉吟一番后,道:“既然说不通陛下那里,便发动儒生让陛下听听百姓的声音吧。”

浙闽之地的官员不少,发动他们的门生故旧去拉拢并不难。

“好,就按照杨公说的办。”

有目标之后,这些人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李东阳在一旁有些迟疑,问道:“杨公,如此不好吧?”

“有何不好的,咱等这些人食君之禄,就当为君分忧,既然朝中有乱臣贼子,为陛下进谗言,咱又如何能够袖手旁观。”

说着,杨廷和话锋一转,道:“李公,你乃金吾卫左籍出身,若是顾虑于安乡伯,可不参与,我等也能够理解。”

李东阳的确有些为难,他祖上乃行伍出身,隶属于金吾左卫籍,而张浩父亲张景宁又是金吾左卫的指挥使,他若与张浩对着干,岂不是有些数典忘祖。

更何况,他虽是文人,却没有与那些文官牵扯到一块的利益,他去行此事岂不有些胡搞。

最关键,他倒觉着找好此举没什么不妥,每道刑罚有理有据,挑不出任何毛病,唯一值得诟病的便是没经朝廷允许,便擅自惩处了那些人。

可若是等着朝廷的旨意下达,不止会耽误不少时间,而且还会不少力量阻拦下来。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也便只能出此下策了。

杨廷和开口,李东阳直接抬手,道:“多谢杨公体谅,这段时间内阁的事情老夫负责,杨公和梁公忙其他的去吧。”

在别人乱起来的时候,自己却埋头安分守己做着自己的事情。

如此听话的员工,不升职加薪还做什么?

“多谢李公了,此事做成之后,李公也是有大功的。”

没用多久,整个京师便出现了不少身着儒衫的读书人。

这些人行走在大街小巷当中,与普通百姓大肆抨击于朝廷在浙闽之地用兵之事。

更有甚者说,朝廷如此大规模用兵必会找源头与庶民征收赋税,还有的直接说,为了稳定浙闽之地,要把京师附近的百姓迁移过去。

普通百姓最怕的是什么,一是迁移,二便是征收赋税。

征收赋税可以让本就不富裕生活雪上加霜,而迁移除了背井离乡之外,还会使得在迁移过程中出现非自然死亡。

在这群书生妖言惑众之下,京师周边的百姓变得人心惶惶,不少人无心劳作,更有人甚至连夜逃跑。

锦衣卫在发现此事的风向之后,自是第一时间送到了朱厚照那里。

罗光站在朱厚照面前,道:“陛下,任由此种流言蔓延下去恐是要出事,锦衣卫要不直接去抓人?”

这个时候锦衣卫上街抓人指挥导致恐慌更甚。

张永听了前因后果之后也出了个主意,道:“陛下,要不朝廷下道旨意直接告知那些庶民根本没这回事。”

这个办法恐也不是最妥当的,这个时候朝廷下旨只会越描越黑,那些庶民十之八九会以为这是朝廷的拖延之策,是为了留住他们,如此一来逃跑者反而会更多了。

而且不管朝廷下何种旨意,那群书生必然会对此歪曲解释,而庶民大字不识一个,最容易受人蛊惑了。

“这样,锦衣卫扮成书生深入百姓之中,与他们做解释去,一旦让百姓信服之后,立即抓人。”

朝廷休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定,若是百姓到处逃荒,暴民乱民也会随之而起的。

朱厚照吩咐下达后,罗光正组织人行动之时,街面上已经出现了对张浩此番平倭之时大肆宣扬的溢美之词。

在宣传这些事情的同时,还以东山为例,说明了这里能接纳那么多流民,又为何要在京师百姓之中迁移。

先前那些书生传播谣言的时候好悄默声的,而后来这些书生宣扬的时候,直接堂而皇之的,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锦衣卫略微做了一番调查便得知他们乃是于富遣来的。

知道是谁遣来的,一切就都好说了。

随后,罗光的锦衣卫出手,很快便以妖言惑众抓了那群书生。

书生被抓,杨廷和第一回合的出招也宣布彻底失败了。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