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年这天一早来到了童肖媛办公室,就企业整顿指挥部的问题,向童肖媛进行汇报。
两人虽然是恋人,但在工作关系上,童肖媛是县委书记,李初年是常务副县长,属于上下级关系。
在工作期间,童肖媛和李初年都要中规中矩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
全县国营和集体企业的整顿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大概在一个月左右就能进行完毕。
李初年提议,即使将全县的国营和集体企业都整顿完毕,企业整顿指挥部最好也不要撤销,要保留下来,这样就能对那些想要贪腐和即将贪腐的腐败分子形成高压震慑。
企业整顿指挥部的领导成员还是由李初年纪光廉赵平民组成。
对李初年的这个提议,童肖媛极其赞同。
她道:“初年,有个事我一直想和你说,但你这段时间工作太忙,我也就一直没说。”
“啥事?”
“就是初勤担任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事。”
李初年道:“初勤被释放后,我让他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调整好心态, 现在他已经回去上班了,履行好他总经理的职责。”
听李初年这么说,童肖媛不由得叹了口气,面带愁容。
李初年忙低声问:“肖媛,到底是怎么了?”
“前段时间冯小杰来向我汇报工作,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他就提到了初勤担任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事。当时初勤还没有回去上班。冯小杰说初勤担任着产业公司的总经理,但却迟迟不到岗履责,影响很是不好。”
李初年道:“初勤现在已经回去上班了,难道影响还是很不好吗?”
“冯小杰昨天又给我打电话汇报此事了,他认为即使初勤已经到岗履职了,但由于他是你的兔弟,让他担任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影响还是不好。”
听到这里,李初年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冯小杰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初年道:“肖媛,当初周成仁离开的时候,极力向我推荐李初勤接替他的职务,我当时是坚决反对的,就是因为怕影响不好。但周成仁对我说,除了李初勤,没有人能保持住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势头。我最担心的就是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为更换负责人而受阻。不管是谁,只要能保持住产业公司的发展势头,就让谁干。但我当时也没有答应周成仁,因为那个时候的南荒镇党委书记是邱叔华。我就让周成仁向邱叔华进行了汇报,最后是邱叔华拍板决定让李初勤接替了周成仁的职务。”
童有媛道:“初年,我看还是让初勤不要当这个总经理了,冯小杰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既然冯小杰现在是南荒镇的党委书记,还是以他的意见为主吧。不然,我们县委就是不支持他的工作了。而且孔利官郝军等人也在盯着这件事。南荒镇的发展还得指望着冯小杰呢。”
李初年道:“孔利官和郝军也在关注着这件事?”
“是的,冯小杰说郝军曾经亲自给他打电话,问起了李初勤担任产业发展公司总经理的事。而且郝军还说这是孔市长交代他调查的。初年,我们不得不防。”
李初年对孔利官和郝军都是厌恶到了极点,道:“好吧,既然这样,那我和初勤说一下。”
童肖媛叮嘱道:“务必给初勤做好思想工作, 别让初勤有什么抵触情绪。”
李初年笑道:“不会的,我的弟弟我了解。初勤被放出来后,他就向我提出,他不想在产业公司干了。是我硬逼着他回去的。别看周成仁是个技术型人才,但他看人很准。他当时和我说,除了李初勤,别人都无法保持产业公司的发展势头。我担心产业公司会出现滑坡,所以才硬逼着初勤回去了。现在冯小杰既然不赞同让初勤担任这个职位,那就别让初勤干了。反正初勤本来也不想在那里干了。”
童肖媛忙道:“让初勤辞去总经理职务。但不要让初勤辞职,还是让初勤在产业公司干,当个中层也行啊。”
“这就得看初勤个人的意愿了。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能老是逼迫他。得给他自主选择的权利。”
童肖媛很是担忧地道:“但总得让初勤有工作干啊。”
童肖媛为了支持冯小杰的工作、她不得不这么做。
但从她内心来说,她是希望初勤能继续当产业公司的总经理的。
但冯小杰的意见她也不能不考虑,这让她很是左右为难,心里也很是难受。
当李初年给李初勤打去了电话,把这个事一说, 李初勤立即就向南荒镇政府递交了辞职信。
冯小杰大笔一挥,李初勤从此之后就与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了。
李初勤不但辞去了总经理职务,还直接从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辞职了,李初年对此心里虽然很不情愿,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当李初年把李初勤辞职的事和童肖媛说了之后,童肖媛对冯小杰没有挽留李初勤继续留在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很是生气。
同时她对冯小杰这个人也有了些反感。
让童肖媛更生气的是,李初勤从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辞职之后,冯小杰却没有向童肖媛汇报过此事。
这也表明他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将李初勤从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赶出去。
李初勤从南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辞职之后,就加入了岑氏集团,和陈小宝一起跟着岑雨然干。
为了让苍云县尽快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李初年全副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企业整顿指挥部对特种制造厂的那一次整顿,在全县的企业界造成了极大的震动。
在以后的企业整领中,那更是摧枯拉朽。
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把剩余的国营和集体企业全部都整顿完毕了。
整顿的主要目的就是把隐藏在企业中的那些蛀虫清理出去。
只有把这些蛀虫清理出去了,企业才能获得有效发展。
企业整顿完了,把那些隐藏在企业中的蛀虫也清理完了,企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这个极难解决的难题,又摆在了李初年的面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李初年几乎天天下企业,不断地找人谈话,不断地找工人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大家展开充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