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仕宗站在船头,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表情看似波澜不惊,心里却早已思绪万千。
他到海汉就职驻外大使已有三年,这三年间仅有的一次回国经历还是因为被召回述职,其他时间一直待在海汉辖区,就连把家人接到杭州这种大事,也是请海汉这边代办的。
毕竟大使这个职位的责任特殊,需要岳仕宗长驻杭州,不能随便回国。但没想到在投靠海汉之后,海汉交给他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居然就是回国。
当然了,这个回国行程并未上报大明朝廷,纯属海汉给他安排的“私活”。
岳仕宗需要根据海汉的部署,从杭州赶到池州府铜陵县,去与他之前联络过的故交卢从善进行一次私人会面。
岳仕宗很清楚,海汉费了不少周折,才安排了这样一次千里迢迢的会面,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让他们叙旧。
曲胜峰在出发之前专门来找过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他能在这次会晤中配合海汉,劝说卢从善选择投诚。
这就意味着海汉已经不愿再花时间在漫长的书信联络环节,而是希望加快进度拿下卢从善。
岳仕宗本以为负责情报工作的曲胜峰会跟自己一起去,但曲胜峰却告诉他,会跟他一起去铜陵的另有其人。
只是岳仕宗从杭州出发的时候,却并没有曲胜峰所说的人登船同行,岳仕宗只能猜测或许是在途中某处与其会合,甚至可能到了目的地才会见到对方。
岳仕宗的预感是对的,船进入到南京江段后,航速便逐渐放缓,最后是停靠到了南京城北的燕子矶码头。
靠岸之前,船长便来向岳仕宗打过招呼,请他在停靠期间不要离开船舱,因为此次执行的是机密任务,不宜在途中抛头露面。
岳仕宗对此也表示了理解,毕竟自己身份敏感,要是被有心人看到自己出现在南京,恐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本以为在这里只是完成途中补给,很快就会重新上路,但没想一直等到了夜间,船长却突然再次出现,请他下船。
岳仕宗不解道:“不是说不让外出吗?”
船长解释道:“岳大人,是要安排您在这里更换一条船,完成后半截航程。您放心,换乘的那条船更大,船上的条件也比这里更好。”
要说船上的条件,这还真是说到岳仕宗的痛处了。他从杭州搭乘的这艘蒸汽快船虽然航速极快,但船上的舒适性属实不行。
岳仕宗一开始还有点新鲜感,但很快就发现了弊端。
这艘船上的蒸汽机运转时噪声极大,而且会让整艘船都随之震动,偏偏为了赶时间还得昼夜不停地使用,以至于他这几晚都难以入眠,直到停靠燕子矶码头后才总算是消停了。
换一艘船,条件总不会差过现在乘坐这艘。岳仕宗不解其意,但也还是服从了安排,跟随船长去到了停泊在附近的另一艘船。
即便是在夜间看不太清楚船的轮廓,岳仕宗也能感觉到新换的这艘船可要比先前乘坐的船大多了,也不是长江上比较常见的帆船,极有可能是海汉的探险级战船。
不过在甲板上没见着有炮位和其他作战设施,岳仕宗推测这应该是探险级的某种民用型号。
直到他看到船上的主人之后,才明白为何会有中途换船这样的特殊安排。
在船上等着他的人,正是南京驻军司令石成武。岳仕宗在杭州待了几年,自然早就见过这位家世显赫的年轻将领,也知道他如今正在南京担任要职。
石成武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岳仕宗当然不难想到原因,想必这便是曲胜峰在出发前所提到的同行人了,也难怪那时他不肯透露具体的情况。
像石成武这样的身份,其行踪动向自然不能轻易向外人提前透露。
岳仕宗上前躬身行礼道:“石将军莫不是要与在下一起前往铜陵走一遭?”
石成武笑道:“岳大人明鉴,正是这般安排。”
岳仕宗肃然道:“想不到石大人如此重视此事,竟然让石将军亲自出马。”
石成武道:“岳大人,既然你人已经到了这里,我就不瞒你了。其实对江西官场实施的计划,是由我发起的,我父亲只是提供了一些助力而已。既然此事由我主导,关键时刻当然是得亲自出马才像话。”
岳仕宗听到这里也是大为惊讶,他本以为此事前前后后投入这么多资源,还要跨国调动人手,想来应该是石迪文的手笔,却未曾想石迪文其实是在给儿子石成武打辅助,真正主导此事的却是面前这位年轻人。
岳仕宗愕然半晌,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句回应:“石将军真是年轻有为,在下佩服!”
石成武不但策划了此事,还要亲自参与其中,跟大明官员面对面进行接触,岳仕宗明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下了决心要拿下九江了。
至于为何石成武会选了铜陵这个地方,岳仕宗也大致能推测出一二。
铜陵到南京和九江的距离大致相当,算是两地之间的一个中间点,而且按照两国之前的停战协定,铜陵所属的池州在名义上仍属大明,但实际却是已被海汉控制了部分地区。
选这个地方见面,相当于是各退一步,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
不过岳仕宗仍有一点不太确定的是,他在给卢从善的信中已经暗示了可能会有海汉官方的人员出席会面,但当时并不知道竟是石成武出面,很难说到时候是否会给卢从善造成太大的压力。
岳仕宗说出了自己的担忧,石成武对此却另有看法:“我亲自去见他,这既是压力,也是诚意。那位卢大人若是有什么条件,我可以当场就做出决定,不用再把时间耽搁在交换书信的路途上,也不会因为文字表达受限而产生什么误会,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如果能达成合作,九江府的官员和百姓都可免受战火波及,这也是我国执委会所乐于见到的局面,所以只要那位卢大人提出的条件不是太过分,我应该都会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