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壮大
说到底,还是商会背后的帝阙宫啊。加上风秀自己的才干,这才有了现在的天元城。
随之而来的,除了天元城的发展之外,帝阙宫现在门人也已经突破百人。
这百人三成是内门弟子,其余七成全是外门弟子。
能被选为真传弟子的,一个都没有。
大概对他们而言,能够攀登上那五十层的阶梯,就已经算是拼尽全力了。
战胜自己的灵力化身虽有难度,但也绝非不是不可能。
唯有成为真传弟子,十日之内参悟并施展出天品神通。
试问一句,别说这些来试炼的弟子了,单说自万古以来,在不借助任何外力,只单凭悟性的情况之下,十日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说别的,单单只是把这天品神通给翻阅几遍就得花费好几天,更别说施展出来了。
何况说,成为内门弟子之后,再想去进行真传弟子的考核,那必然要先做好心理准备。
只要没合格,之前哪怕通过了考验,也算失败。
当然了,失败了之后,只需一年之后大可再度攀登这天元山,不是说失败过一次就终生不能入门。
这上山之路一直都在这里,就看谁有本事,能够攀登上来了。
仙路漫漫,登山之路亦是如此啊。
看似是考验,实则呢?
说白了,登临帝位,在那修行路上定会遇见尸山血海,和难以捉摸但却入之不复的万丈深渊。更有甚者说,当今世间罕有人能攀登到这天元山的山顶来。
帝阙宫,真传弟子。
其试炼的难度在大荒之内也是传开了。但据传说,在帝阙宫第一次开派收徒之时,便出现了两位真传弟子。
之后,在那些攀登的弟子之中,却再无一人能够成为真传弟子。一时间,第一次攀登上天元山上的那两人,也都在年轻一辈之中颇有名声。
大多数的修士,通过内门弟子考核后,就已经是想着收手了,至于去考核真传弟子。
也就只能想想,压根做不到。
俗世散修,尤其是年轻一辈,皆把攀登这天元山当成了最好的毅力试炼,也当做了一件朝圣之事,皆想追寻当年天帝的脚步,成为那独掌万古数万年的不世天帝。
那五十步阶梯的名声,不在这真传弟子难度之下。
只要是想证明自己的散修,无论如何都会来攀爬这帝阙宫,并以攀登上高层阶梯为荣耀。
当然了,这真传弟子可不是一般的弟子。
换句话说,这是三万年前百界殿收徒的方式,而其中真传弟子,自然是天帝座下童子。换句话说,也就是天帝的徒弟。
可惜天帝不知为了并不收徒,就算想教授别人神通技巧,也只是将其看作童子而已。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天帝那个时代之内,每一位通过这真传弟子试炼的,皆在后世留有名声,皆是万中无一的人才。
山门之内,在姬惞月的安排之下,一切井井有条。
一套全新的宗门规矩也被制定了出来,将门人对宗门的贡献化作修行点数。
按照弟子等级,每一位弟子在月初之时皆会获得初始的贡献点数,可以通过点数来换取宗门藏书阁之内的神通,以及进入洞府修炼等。
除了每月获得初始的贡献点数之外,还有一种方法便是在宗门之内任职。
比如,宗门之内,缺少藏有法宝的阁楼以及管事之人。
在筛选出合适的弟子门人之后,便可以让其主持这法宝阁楼之事。
除此之外,还有丹房,药房等等。
宗门发展最基础的这些东西,可都是需要稳固下来的。
还好,在这一百位弟子之中,寻到出合适的并不难。
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之外,通过合理的发展安排,这几年之内,帝阙宫的发展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快。
而且除了快还不止。
因为林易布下的洞府的缘故,这些弟子的修为进度也如神速。
很多刚入门的外门弟子甚至还有炼血之境的,而在入门不过一年,便在合适的道法以及灵气洞府的作用之下,滋补自身,突破到了斗牛之境。
一年突破一个境界,虽然是第一境突破到第二境。
但也比身为散修之时的修行速度快太多,而且还能够学习宗门之内的神通道法,进一步加强实力。
可以这么说,只要能攀登上那五十层阶梯,成了帝阙宫的弟子之后,不出一年修为必有所精进。
不管入门时是何修为,只要能修行就是。
不少意志坚定的弟子皆能认识到,来这帝阙宫之内修行,不亚于一场新生啊。
他们不是没去过其他宗门碰运气,可像他们这种唯有毅力心性,修行天赋稍差的弟子,在其他宗门都是不待见的角色。
你毅力心性再好有什么用?
人一天修行赶得上你十天,天赋直接就碾压了。
可唯有这帝阙宫,对普通门人根本不看重什么天赋。
弟子的归属感自然不用说。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除了弟子增长之外,在这宗门之内也多了不少的新建筑。
比如掌管宗门法宝的妙法楼和收集奇异物品奇物房等等。宗门的面积也扩建了一倍不止。
门人多了,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多。宗门的弟子晋升规矩也颁布了下来,外门进内门弟子,只需入门十年之内修为达到搬山之境便可。
而内门弟子想成为真传弟子的话,按照林易的意思,除了需要能够在百年之内突破神威之境外,还需要自己亲自考量心性品格。
闭关数年之后。
在林易闭关的洞府之处,一阵玄妙的天地道韵从半空之中汇聚,这道韵暗藏玄机,似乎有一种能够掌握天地的气息。
不过只要是有见多识广之辈在此,便能明白这是修士突破通玄之境的前兆。
通玄通玄,难就难在那个通字。
通玄境之下,皆是通过神魂引动天地之间的真元为自己战斗,而在通玄境之后,便能按照自己所修之道,掌握少许的天地规则。
之前是由内到外,而通玄境则是天人合一!
两种不同的境界,代表的是两种差距悬殊的实力层次。
修士入轮回境之后,哪怕每一次只精进一点,便可出现明显的察觉,何况还是差了一个境界呢?
不说别的,当今大荒能有几个通玄境修士,每一位皆是当世的顶尖战力啊,也是每个宗门的压箱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