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直脑袋瓜子嗡了一下,好半晌都没反应过来。
柏小卫更是对着宇文君阴阳怪气的笑道:“你还是会吓唬人的。”
端木直微低头,伸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若有所思道:“倒也不是被吓唬住了,只是我现在还不清楚这件事的起承转合,故而深感迷惑。”
端木直也是一尊颇有风骨的文人,自然不怕死。
但这会儿,他心中的三位大佬谈笑风生的姿态,令他一时间略感凌乱。
“你也不用知晓具体,现如今知晓的太多,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我可能还得随时在意你的安危。”宇文君道。
言语间,宇文君给端木直体内留下了一道龙气。
不排除事后,端木直有被报复的可能。
端木直却是潇洒一笑道:“无非有死而已,若新政可以落实下来,那也划算,我也算是青史留名。”
正直的文人就是如此,不害怕死,却害怕历史。
世上总有一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事情,令一些正直的人们不计代价的去追随。
端木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朝堂之上,还有多少如端木直这样的文官,也是一个未知数。
浩安之城,虽说不算是一个苦寒之地,但也是地处偏远,端木直的风骨,也并没有在遥远的荒漠里逐渐腐朽。
这样的人很少。
柏小卫与谢一鸣在此时此刻,对端木直的印象更加深刻。
宇文君拍了拍端木直的肩头,哈哈笑道:“战场不一定在天高海阔之地,人心才是最古老的战场。”
“你果然是一位勇士。”
“这个世道,需要你这样的勇士。”
这一刻,在宇文君的心里端木直就是一个风骨傲然的武将。
被宇文君如此夸赞,端木直略感些许羞涩,底气不足的应道:“过奖,过奖。”
“我们先喝茶,等到天黑的时候,你再去北王府。”宇文君亲自为端木直倒茶。
柏小卫也是不甘落后,亲手为端木直递上一块糕点,而谢一鸣也是为端木直剥了一颗葡萄。
忽然之间,受到如此恩宠,端木直的心里既有枯木逢春之感,亦有登高望远时的些许迷茫。
……
北王告示已张贴在霸州主要城墙上。
来来往往的人们看见之后,皆下意识多驻足了一会儿,北王之志气,犹如飓风一般扩散开来。
“这才是咱们的北方儿郎该有的风采!”街边,一位卖了三十多年肉夹馍的老汉振振有词的说道。
“新政落实之后,我就不用再乞讨了吗?”路边,一个断腿的少年乞丐眼神清澈,若有所思道。
“……”
这份告示,让许多生活过的不如意的人,觉得未来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北王府内。
伏城归来之后,简单招呼了一番众人后,便来到了书房内。
良久后,井寒清便带着江平与宋鉴两人来到了书房里。
江平,一袭青衣,身材七尺左右,容貌俊朗,额头左右有一大一小骨骼凸起,鹰钩鼻,眉眼之间锐气十足,略有蛟龙面相。
宋鉴,身材接近八尺左右,容貌英俊,一袭青色锦衣在身,眉眼英气十足,器宇轩昂,一看便知是一个武将的好苗子。
“参见殿下。”江平与宋鉴两人躬身到底,姿态虔诚,异口同声道。
伏城见状,连忙快步上前,托起两人的手臂,神色爽朗温和笑道:“无须多礼,无须多礼,你们愿意来投我,实乃我三生有幸。”
“都是同辈中人,往后私底下兄弟相称即可。”
一旁的井寒清见状,也是识趣的离开了书房。
将遇良才,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可胜过洞房花烛夜的喜悦。
伏城亲自给两人搬来椅子,端茶倒水,笑意吟吟道:“莫要觉得拘束,这里只有我们三人,繁文缛节,能免则免。”
“两位兄弟请坐。”
江平与宋鉴两人这才落座。
“门庭初立,可遇到二位,堪比久旱逢甘霖,我心甚慰啊。”伏城连连感慨道。
若是意外无太大的差池,江平便是北王门庭的文臣之首,宋鉴便是武将之首。
江平微微拱手,和颜悦色道:“所谓时势造英雄,殿下当立,我等亦是心潮澎湃,赶紧闻讯来投,得殿下如此礼遇,可谓如沐春光。”
“不过殿下已有七律成员,何至于对我们如此以礼相待?”
宋鉴眼角的余光瞥了眼江平,没想到这个大黄庭境界的文人,倒是挺会说话,直接问出了自己最想要询问的事情。
北王麾下不缺人才。
七律之首振臂一呼,其余七律成员自当遥相呼应。
甚至现如今,许多北人都觉得七律成员一旦凑在一起,便不会再分开。
伏城闻言,也是释然一笑道:“实不相瞒,这一次是为了推行新政,七律成员才凑在了一起,待得此事落成之后,至少会有三位七律成员离我而去,余下几位,还尚且不知心中想法如何。”
“少年时,我们曾一起幻想,七个人联手,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后来不知怎么就分道扬镳。”
“所幸苍天对我不薄,新政蓄势待发,七律成员并肩作战,也算是让切身实际的重温旧梦。”
“恒昌宗内,已有三位七律成员,这三人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挽留的。”
“也怪我自己起势太晚,不然,七个人或许永远都在一起。”
江平与宋鉴两人这才恍然大悟。
“得殿下赏识,以后定不遗余力效犬马之劳。”宋鉴拱手抱拳,气势铿锵道。
伏城爽朗大笑道:“二位都是大才,若只是犬马之劳,实在是太委屈二位。”
“这段日子,我会逐渐整合各部人马。”
“成立内阁,内阁之首,便是江平兄弟。”
“也会成立北王边军,武将之首,便是宋鉴兄弟。”
此时此刻,伏城终于体会到了宇文君当初成立恒昌宗时的豪情万丈,这种感觉对于有志气的年轻儿郎而言当真是妙不可言。
同时伏城心里也在感激宇文君,至少当下许多制度,可直接借鉴宇文君的恒昌宗。
“定不辱命!”江平与宋鉴起身,铿锵有力的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