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暂时没机会进地道看情况呢,清仁源氏的一席要求,简直是给季末送了瞌睡枕头,正合她意。
立马按照大邱左一指示,混进那要进入地道的二十多人中,卡了个既不面向季长衍所在方位的视角,又卡住了清仁源氏视线的位置,季末就那样大大方方走在这行队伍中,进入了地道入口。
所有人都能听懂自己的话,没有任何一个行为慌张错乱,不存在外人的可能,大邱左一也就简单数了一下人数,连脸都没看,反正他都不认识这些人,看了脸也认不出谁是谁,很快就目送季末等人进入地道,大邱左一只感觉,其中有一道身影挺瘦弱的,人貌似应该长得不错,因为给人的感觉挺清秀,只可惜,光线太暗,他没看清那张脸,具体好不好看,不知。
\"王子殿下,地道的挖掘可能还需要不短时间,您看,是否要为您准备一些夜宵?\"
眸光隐晦的望了一眼清仁源氏受伤的右手和缠着纱布的额头,大邱左一询问清仁源氏,是否需要给他准备宵夜。
地下面要忙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可能半夜就能挖通地道,也可能真要等到天亮之前,又或者天亮之后这地道也不能挖通。
从上飞机,清仁殿下就只吃了一点点飞机餐,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四五个小时了。
要是清仁殿下这个时间回酒店休息,这宵夜自然不用准备,睡觉了不会感觉饿,可看清仁殿下这架势,很明显是要在这山里等着地道挖通,那这宵夜就有准备的必要了。
要不然等清仁殿下感觉饥饿想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手上什么都没有,这山林中让人送过来更是需要时间,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被动挨饿,还不如未雨绸缪,现在就准备好一切。
暂时没有饥饿感,并不想吃东西,但是知道这山林中,光是送饭从公路上走过来都得半个多小时,这速度还是快的,要是走得慢的人,一个小时才能到,再加上做好东西,开车往这山里来的时间,若是自己之后饿了,可能最少要等一顿饭两个小时。
这样的等待,他清仁源氏可不喜,想着还是提前让人将食物送过来为好,更深露重,在这山里,他也确实需要补充热量,清仁源氏回复大邱左一:\"让人送些食物过来,不要汤羹水饮。\"
不喜饿肚子,更不喜在这山野里随便出恭,那让清仁源氏感觉很有失身份,清仁源氏特意嘱咐大邱左一,不要准备汤羹水饮之类的食物饮品。
\"是,王子殿下。\"有些懂清仁源氏不要汤水这点的大邱左一。
之前清仁源氏同大邱左一还有地道负责人他们交流都是用的徐国古语,就只有也懂徐国古语的季末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这会儿大邱左一询问清仁源氏要不要给他准备夜宵,两人说的是扶桑语,也懂扶桑语的季长衍,立即就听明白了两人在说什么。
真没想到,清仁源氏竟然连宵夜都在计划准备了,看样子今晚他是不准备走了,非要挖通地道不可,季长衍深思着,若是没在地道里扭住清仁源氏,让他彻底滚出大秦的概率有多大,暂时季长衍没有给手下人下开始行动的指令。
再说季末这边。
当着季长衍和清仁源氏他们所有人的面,顺顺利利进入地道,未被发现身份的季末,看着走在自己前面那二十多个小细作,愣是忍住了将他们都打晕送给季长衍等人的想法。
她是来查看地道距离始皇帝陵还有多远的,不是来帮季长衍他们立功的,且将人打晕,直接就暴露了自己,纵使季末非常想照着前面那二十多人的脑袋挨个来上那么一下,她也忍住没做。
能让一群人昼夜不停,挖了十几二十几个山头才挖到皇陵附近的地道,自然不可能短了。
跟着走在最前面那俩清仁源氏的护卫下属左拐右拐走了十分钟时间,季末也没看到一个人影,却是让她有了新发现。
不知什么时候,地道下面这帮人竟然挖了其他出口!
这出口,虽然只能容纳一个人爬出,且隐藏在一处非常不起眼的阴暗角落,还被人用堆积的泥土和一些工具遮挡,但空气中流通的过多冷气却暴露了它。
昏暗灯光下,季末的视线在那处隐蔽的出口位置扫了一眼,见走在自己前面的人,没有一个注意到这处出口的,季末有些叫不准,这出口,是所有人都知道,还是说,是地下面的个别某些人自己弄出来的?为的就是防止万一哪天地道暴露,自己有逃生的可能?
光是看那伪装成没有这处出口的样子,季末是觉着,这一处地方,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的,要不然怎么会用一堆东西遮挡?
可也不能就说其他人不知道这里,一定是某些人自己弄出来的东西,因为很有可能,地道下这帮人就是这样设计的,如此更好隐蔽出口。
也不晓得季长衍那大聪明的人,有没有发现这处不起眼的出口?若是没发现,那对他接下来的行动可能要造成阻碍了。
内心更倾向于季长衍的人没发现这处小出口,因为在这里,季末没在头上听到其他人的呼吸声,很显然是没人蹲守,季末认真看了那处隐蔽的小出口两眼,觉着自己无声无息离开地道的方法有了,顺便还能堵堵老鼠窝。
很快,在发现第一处隐蔽小出口后,季末又在前方能有五分钟步行距离的位置,发现了第二处隐蔽小出口。
这一处隐蔽小出口,跟第一处隐蔽小出口相比,就要没有遮挡得多,既没有土堆挡在前,也没有一些工具遮挡洞口,就是简单的石壁遮挡,藏在其后,且缝隙很窄,同样只够容纳一个人挤出去。
一样的要不是有空气波动,就这一处藏在石壁后方的小出口,在阴暗光亮下,季末估计很难发现。
同样仔细观察了好几眼那冒着凉风的小出口,季末恍然意识到,这两处被选来做隐蔽出口的地方,几乎都是地道的拐角处,看挖掘现场的样子,正是地道挖到那里出现了偏差不得不改道才形成的。
第一处隐蔽出口,前方应该是有一个不能挖的蓄水地貌,整个位置的泥土,都要比别的地方潮湿。
第二处隐蔽出口,则是前面是岩石山体,根本挖不动,所以不得不改道。
想着连续两次遇见的隐蔽出口特征,季末估摸着,要是前面还有不得不改道的复杂地貌位置,说不定还能让她看到第三处隐蔽小出口!
验证猜想的时机很快到来,就在季末跟着整支细作队伍又往前走了五分钟的位置,前方拐弯处,很明显又是一处不得不改变地道方向的岩体出现。
这一次季末没像之前两次那样,临近小出口,感觉到空气波动,才去寻找被挖出来的出口,而是离着老远,就开始观察,想要瞧瞧自己能不能在没感觉到气流方向之前,就将那隐蔽小出口找到。
视线在漆黑一片的岩石后面和转弯工具堆积处两个位置辗转,季末没看出任何破绽。
事实证明,这挖隐蔽出口的人,既然敢在地道里堂而皇之动手脚,他就有九成九把握让人看不出来。
直至行至拐弯处,感受到那气流波动,季末才找到这第三处隐蔽小出口。
那是一处位于山壁之上的小洞,这小洞很微妙,看似是山体自然形成,实际上上方接连的位置是土地,能够挖开。
挖出这小洞的人,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在所有人都能看到那处岩石小洞的情况下,在小洞上方,挖出了一个辗转的出口。
这出口,哪怕是有人将头塞进岩石小洞往里面探,也是看不到半丝光亮的,并且不会发现这是一个隐蔽的出口。
无论是大秦人还是扶桑人,没有人像美丽国度人那样,对探索狭窄洞穴有着莫大兴趣。
两个自古以来都习惯土葬的国度,对能带给人窒息感的土壤和岩石有着与生俱来的畏惧,不会有人轻易尝试让自己的身体,陷入一个呼吸困难的密闭空间。
这岩石小洞可以说,是季末目前发现的三个隐蔽出口中,最摆在明面上,却也最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个。
盯着那不断漏风进来的岩石小洞,季末心道,挖出这三条小出口的人,还真是会物尽其用,什么样的地方,都能让他折腾出来通道来。
\"这地道真是越走越冷,阴风嗖嗖的,看刚才那片地方,都是冻土吧?\"
估计也是走了二十分钟都没到位置有些无聊了,人走在季末前面的护卫下属搓了搓被冻得发凉的手,跟自己身边的另一名护卫下属吐槽道。
土层底下的温度本就寒凉,连炎热的伏天都是如此,更别说这会儿才是天气刚开始转暖的春季,大片的土地还没开化呢,这地底下更是阴冷得很了。
再加上他们刚才走过的位置,正是那隐蔽的出口旁,感官上可不就是阴风嗖嗖么。
\"可不是冷么,换气口倒是挖得多,没一会儿就能感觉脖子的位置冷飕飕的,我都后悔没戴围巾和帽子了,早知道这地道这么冷,我就再多穿些衣服了。\"另一名护卫下属应和道。
这帮被临时派来保护清仁源氏的护卫下属都想过地道里面温度应该不会高,一定会冷,在离开住所前,都穿了比较厚的衣服。
只是他们想到地道里面会冷,却没想到会这么冷,甚至还有冻土!那些距离不算密集的照明,根本起不到任何取暖作用,更是因为换气口开得很多,让整个地道阴风阵阵,寒冷无比,不少人都有些后悔,没再多武装一些保暖设备,比如围巾,帽子。
\"快别说了,赶紧走吧,本来这地道就又长又窄,只能三四人同行,耽误不少速度,要是再耽搁时间的闲唠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地方呢,可千万别忘了,王子殿下就给了我们一个晚上的时间,天亮之前,殿下他要看成果!\"听到身边两个人闲唠起嗑的第三名护卫下属。
显然这名护卫下属的话说到了关键点上,此话一出,刚才还有闲心吐槽地道里面太冷,有冻土,该添衣裳的两名护卫下属都闭上嘴巴,不再吐槽了,赶紧跟着前面的人,加快脚步,往地道里面去。
就听着这些小细作吐槽地道里面通风口多,气温太冷呢,视线不经意在那岩石小洞上扫过,季末下心了然。
看来,这隐蔽出口,果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最起码,走在她前面的这些护卫下属就不知情,清仁源氏知不知道情还有待观察。
可惜,自己走在最后面,看不到最前面清仁源氏那两个贴身护卫下属是什么表情,要是能看到他们两个听到这番话有什么表现,也许她就能知道,这隐蔽出口一事,清仁源氏知不知情了。
自己叫不准的事情,季末向来不会盖章定论,想着这件事无非三种可能,一个清仁源氏秘密命令地道负责人,让人挖了这几个隐蔽出口,以做逃生之用,一个地道负责人自己让人挖出的这些出口,给自己和其他小细作留条生路,最后一个则是,在地道里面干活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自己挖个给自己逃生用的出口。
要是后两者,特别是最后一种可能,那事情可就好玩了,清仁源氏的这些下属,一心二用者还真多,而且还是能被派去南郡山脉和能被派来始皇帝陵这两个地方的一心二用者。
又往前走了十多分钟,期间季末再度发现一处隐蔽出口,同样在一处拐弯处,他们这一行人才行至地道的尽头。
听着地道上面,不下五十人的喘气声,季末知道,为了抓清仁源氏等人,季长衍这一次可谓是下足了力气。
不是来研究地道尽头上面蛰伏了多少季长衍的人,而是来看这条地道还有多长距离能挖通到始皇帝陵的,季末在一片吵嚷声中,竖起耳朵,仔细分辨地面下方那些机关运转的细微声响。